日前,一位陈姓网友发文爆料称,自己在在线旅游平台(OTA)上预订了价格17548元的机票,由于忘记勾选报销凭证,他退回上一步重选后,结果却提示没票。然而,当他再次重新搜索购买时,价格却变成了18987元,短短几分钟时间,机票价格就上涨了1439元。之后,该网友登录航空公司官网更是吃惊地发现,同样的机票只需要16890元。为此,陈姓网友质疑,这是OTA利用大数据*熟。
不过,事发后,涉事平台给出的回应中否认了上述质疑,称主要是由于新的机票预订系统出现了Bug。目前,该bug已经修复,之后不会再遇到类似的问题。
南都记者留意到,近年来,消费者在网约车、OTA、电商平台等渠道预订机票、酒店时,遭遇价格不一的情况时有曝光。尽管这种现象背后原因复杂,不能简单将之归结为“大数据*熟”,但南都记者经过一连串实测调查后发现,由于OTA平台价格信息不透明,消费者在遇到价格不一的问题时,究竟是属于行业“潜规则”、平台系统Bug,甚至是“大数据*熟”,几乎难以举证。 为什么举证如此困难?
part1
依据网友陈先生发布的预订截图,他在平台上首次预订、返回二次预订时,时间仅相差38分钟,而通过航空公司官方客户端预订的时间,与第二次返回预订时,时间则相差59分钟。在这短短的时间段中,三次价格都出现了不一致的情况(如下图)。
陈姓网友的截图,三次价格都出现了不一致的情况
对此,平台方面在提供给南都的情况说明中表示,“在陈先生订单复盘中,我们发现了2月26日发布的新版本中在机票预定程序中存在BUG。根据陈先生预定日志复盘,系统内存在陈先生两个订单,陈先生仅返回更新了报销凭证,但系统后台却重新为陈先生生成了新的订单。”
按照平台方的解释,全球订票系统中,每一次点击“支付”,即便没有付款,都会暂时占上预订的位子。如不付款,这个“占位”将于40分钟后释放回系统。所以陈先生的第一张订单虽没有支付,但是“占位”完成,这导致了陈先生再次搜索出现无票的情况,在无票情况下,系统自动推荐了更高舱位的机票。
平台方面表示,发现问题后他们已于3月10日紧急修复了此bug,目前用户在预订机票过程中,将不会再遇到这样的问题。
昨天,南都记者登录一家OTA平台实测购买广州至上海的机票,当订单提交但在未支付的情况下,记者进入我的订单页面,广州至上海的订单已经生成。南都记者留意到,我的订单页面目前设有删除选项。这意味着,只要消费者删除这个未支付的订单,系统就能释放这个“占位”。但南都记者测试去哪儿网时发现,在该网站的我的订单页面,并没有删除选项。
“除了陈先生的订单,平台也复盘了此BUG可能影响的用户,经过初步统计,该BUG只会影响到票量紧张情况下的少部分用户,约1300名左右,涉及成交订单约100个。”据平台方面透露,“对于陈先生及其他1300名用户,将逐一主动与客户联系,承担用户因此产生的损失。“
尽管这次原因是系统Bug,但南都记者调查发现,这种现象并非个案,在各个OTA预订平台上都有曝光过。
去年下半年就曾有知名大V“吐槽”称,自己在OTA平台预订机票,同一航班不同渠道预订价格不同,短时间内查询和预订不同环节,机票价格也不断变化,并怀疑是“大数据*熟”。此外,网约车、电子商务等领域均曾被质疑存在类似情况。
有一位网友也向南都记者出示了在另一家OTA平台预订的日本机票截图,离开付款页面两分钟后又重新进入付款页面,随即被提示,因价格上涨该订单被取消。“遇到过好几次,经历差不多,支付的时候,发现订单里自带了保险酒店券,还有什么机场候机室,觉得不需要,退回去取消。重新进入后价格就变贵了。”有类似经历的另一名张姓网友也向南都记者抱怨。
为进一步印证网友的说法,南都记者以登录会员身份在部分平台搜索清明假期广州飞往热门目的地日本的航线价格,同航线、同承运人、同班次在同日16时、20时与23时价格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如深圳航空ZH3203“广州-东京”经济舱价格分别为4006、4048、4118元,但也有部分航线在间隔不同时段价格未发生改变。
此后,南都记者又分别以登录会员和未登录游客身份,随机选取“上海-大阪”航线并同时段搜索客户端和网页版对比价格,发现部分航班以会员身份搜索显示的价格高于游客搜索显示价格2%左右。
上述这么多价格不一致的案例,似乎都指向OTA行业普遍存在bug问题,甚或是大数据*熟现象?但南都记者调查发现,在实际操作中,想要得出这样的结论,消费者举证困难,因为OTA平台背后,还连接着一套复杂的预订分销系统。
南都记者调查获悉,用户搜索查询、预订机票的一系列行为背后,有一套复杂的分销和技术实现流程,涵盖航空公司、GDS(全球分销系统)、代理中间商、在线预订平台。有业内人士指出,OTA平台作为分销渠道,本身并不参与机票价格制定,受季节、运力、流量等因素影响,航司舱位价格会实时变动,上传至GDS的相应运价数据也相应实时改变,OTA平台获取数据会因数据传送缓存和时间差,而存在即时变化性和短期内滞后性。
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平台索性在航班搜索页上方对价格波动公开提示预警,并附带近30天价格走势图。例如,依据下图中所显示的变动趋势,“广州-东京”的航线单程价格一个月内经历了至少10余次波动,整体保持在1200~1800元区间内。
另外,在实测过程中,南都记者也注意到,当用户进入具体某一特定航班的预订页、选择直营店或不同代理商渠道预订机票时,若页面停留时间较久(超过10分钟)、且该航线余票紧张,会弹出提示称:因预订价格已售完,需要重新查询。
以4月4日广州-上海的航线为例,南都记者在OTA平台上随机搜索同一航班,就有来自等不同渠道的机票价格信息。
“目前国内航司机票信息多统一与中航信GDS对接,基本能做到同步即时刷新缓存,错漏几率比较低。但涉及海外航司机票则有三家GDS,对接渠道可能不是航空公司官网直销的,有可能是代理或者分销渠道流出来的票。”北京联合大学在线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杨彦锋向南都记者表示,还有一种可能,由于海外不是所有的航司都接入GDS,那么这些航司就需要通过各种渠道供应上线,加上海外政策、供应商多样化,令海外机票变动幅度更大,容易造成出票前后价格不一致,“如何保证机票库存信息的实时性,也是国际机票行业一直存在的挑战。”
此外,中间商对于线上机票预订价格变动也会产生影响。曾有熟悉机酒代理业务的知情人士对南都记者透露,一张机票从上游的航司到下游OTA展示给消费者的预订价格,期间经历的中间商代理商层级之多,灰色空间的存在也令价格存在种种不确定性。
据该人士介绍,例如,在酒店预订方面,除了酒店与OTA同步价格信息存在抓取时间差这种技术层面的因素,酒店集团代理商也可能会给合作大客户较市场更低的销售价格,从而与个人预订者搜索到的价格产生差异。
杨彦锋也对南都记者提到,线上展示的还有很多从旅行社、代理商、B2B分销商对接而来的库存,票价体系各不相同,给到的价格也会不一样,所以出现前后价格变动的几率都是存在的。
“影响机票价格波动的力量很多,加上信息不透明,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其实很难区别,究竟来自哪一只手的干预。”有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在这种环境下,平台如果说是bug,那就是bug;平台如果说是供应商的问题,那也只能是供应商的问题,消费者根本没有举证的能力。
出品:南都新出行指数课题组
策划统筹:田爱丽 采写:南都记者 陈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