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德良皇帝应该想不到自己在浴室里与老兵偶遇
虽说如此,如果放眼整个帝国只有首都一家是这样的话,便也只是沧海一粟,沦为少数特权阶级的玩物罢了。但事实上,罗马浴场的分布没有局限在首都,而是连帝国的偏远行省也有相当规模。在帝国昔日版图的废墟上,多达70座城市浴场遗址留存至今。涵盖范围包括德国、法国、土耳其、意大利、以色列、保加利亚、匈牙利、西班牙等曾经的罗马行省。
较为著名的有罗马城内的卡拉卡拉浴场遗址,小亚细亚半岛的安卡拉浴场遗址。英国的巴斯古城,也有可容纳超过1600人的古浴场遗址。
位于土耳其安卡拉的罗马浴场遗址
除了城市,罗马人对浴场的执着就是边疆的军营也不放过。位于不列颠行省的Gellygae军营、housesteads军营和位于北非吉米利的第三奥古斯塔军团要塞,都出土了设备齐全的浴场遗址。
罗马浴场分布于帝国的各个角落,服务于帝国的普罗大众,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人人有澡洗。这在2000多年前可以说没有几个国家可以做到。
保存最好的英格兰巴斯古城浴室
会所级享受位于突尼斯的罗马古城遗址 里面也有浴场
罗马人并非只懂得洗澡,他们还明白洗澡是生活的享受。这种理念体现在他们不但拥有数量众多、分布广泛的浴场,还拥有顶尖的浴场配套设施。
早在共和时期,罗马城市里的浴场就把运动场、图书馆、音乐厅、演讲厅、商店等设施配置在浴场附近,形成一个多功能的建筑群。到了帝国时期,随着券拱技术的发展,这些功能建筑被再次整合。如锅炉房之类的辅助房间被安排在地下以腾出空间,服务性的房间则以对称的方式布置在浴池的周围,使入浴的人更为便捷的享受服务。
最为典型的就是戴克里先浴场和卡拉卡拉浴场。前者的主体部分在建筑群的中央,排列着冷水浴、温水浴和热水浴三个大厅。在这三个大厅的两侧则对称的布置着更衣室、按摩室、蒸汽室和散步小庭院。后者的布置略有不同,其前沿和两侧前部是清一色的商店,两侧商店之后的是演讲厅和图书馆。地段后部是运动场,运动场的看台后面则是水库。左右是演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