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全诗意思是,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哪首诗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2-06 16:01:04

创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南宋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或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当时,强敌压境,国势日衰,而南宋统治阶级却沉湎于歌舞享乐,以粉饰太平。洞察形势的辛弃疾,欲补天穹,却恨无路请缨。他满腔激情、怨恨,交织成了这幅元夕求索图,下面我们就来欣赏这首千古名篇《青玉案》: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全诗意思是,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哪首诗(1)

《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宋代〕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译文
东风吹开了元宵夜的火树银花,花灯灿烂,就像千树花开。从天而降的礼花,犹如星雨。豪华的马车在飘香的街道行过。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转向西边,一夜舞动鱼灯、龙灯不停歇,笑语喧哗。
美人头上都戴着华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只有衣香犹在暗中飘散。我在人群中寻找她千百回,猛然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全诗意思是,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哪首诗(2)

【赏析】

此词是作者的重要代表作,描写的是元宵佳节的情景,一扫此类词作的套语,用想象和人物特写打开了新的意境。

上片描写的是值此佳节的热闹景象。

一来便以想象着笔,"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春风还没吹来春花,倒先吹来了这夜晚的挂在树梢的盏盏灯火。还有那"星雨",指的是流动的烟火如天上下的星雨,它们先冲上云霄,然后又从空中落下。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此处是人物开始出场了,这些佳人们身着盛装出场了,一路是笑声不断,衣香不断。耳边传来的是动人的凤箫声,还有民间艺人们的载歌载舞,好不热闹。

在这一片热闹之中,词人想要寻求的是什么呢?且看下片。

下片着笔进行人物特写,先总写。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无数的佳人们戴着元宵特有的闹蛾儿、雪柳,行走之间说笑不停,但都不是词人要找的人。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这千千万万人中,词人终于发现了她。只是在人群中多看了她一眼,从此便开始了无限的怀恋。

就在这一刹那,上片所描述的热闹的歌舞和人群通通都隐去了,词人心里只有了这一个她。先前的找寻之苦在此刻全部转化成了邂逅的甜蜜,那微微的灯火之下有我要找寻的人,她确实在那儿,在我一回首的时刻看到了她,没有早一秒也没有晚一秒,这是怎样的可遇不可求的幸福啊。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全诗意思是,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哪首诗(3)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里引用此词"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为人之成大事业必经的三个境界中的第三境界,可理解为人在经过奋斗后终于走向了成功。

参考文献:《唐诗宋词元曲》、《古诗文网》

欢迎大家转发、评论、点赞、关注。

图片均来自网络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