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什么意思,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意思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2-06 15:33:12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中“灯火阑珊处”指什么地方?

A.灯火昏暗的地方

B.灯火明亮的地方

C.没有灯光的地方

这是《中国诗词大会》早年一期节目中的考题,看似简单的考题却难住了不少人。

“灯火阑珊”,这个大众再熟悉不过的词语,却很少有人真正理解其中涵义。

大多数人认为灯火阑珊就是灯火璀璨的意思。甚至央视主持人龙洋也在一期节目中这样说:蓦然回首,五位老师总在灯火阑珊处,守护我们的诗心和诗意。

现场耀眼夺目的聚光灯,配上这首词,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什么意思,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意思(1)

但其实,灯火阑珊是说灯火稀疏,清冷寂静的地方。除此之外,辛弃疾在这首词中还为我们留下了一个千古谜题。

“众里寻他千百度”中的“他”是谁?是偶遇的美丽女子?是心心念念的意中人?

只有读过原词,读懂辛弃疾,我们才能真正明白,辛弃疾千百次回眸想要寻的,并非元夕夜游女。

而是他,辛弃疾自己!

解读之前,我们先看看原词: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首词写于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元夕。当时的辛弃疾知江陵府兼荆湖北路安抚使,算是封疆大吏,可朝廷的不抵抗政策让他郁郁难志。

于是他开始着手创建“飞虎军”,准备北伐。孝宗皇帝口头支持,却迟迟不下拨款。

辛弃疾眼看南宋沉迷放纵,夜夜笙歌,他深感北伐无望,于是写下这首词来抒发自己的志向。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上半阙极尽奢靡之笔,写出了元夕时节街上热闹非凡的情景。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什么意思,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意思(2)

满城灯火通明,像是一夜春风吹开了千树万树的繁花,漫天的烟花忽明忽暗,陨落下来,像是春风把满天星斗吹落。

宝马香车,穿梭于道,悠扬箫声,回荡耳边。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转向西边,一夜舞动鱼灯、龙灯不停歇。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秀才林升游杭州时,在旅馆墙壁写下这首诗,以讽刺朝廷软弱贪生,不作为。

辛弃疾此处亦是同理。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下阕转而写人。

美人头上都戴着华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只有衣香犹在暗中飘散。我在人群中寻找他千百回,猛然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将尽未尽之处发现了他。原来他正站在灯火阑珊处审视着这一切,那是年少的自己。

加西亚﹒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说:“生命中的所有灿烂,终将用寂寞来偿还。孤独之前是迷茫,过后便是成长。”

辛弃疾的灿烂正如烟花,转瞬即逝,唯有寂寞悠长。

14岁,打着赶考的幌子考察地形。
21岁,召集2000名兄弟揭竿而起。
22岁,率领50多名勇士夜闯5万人的金军大营,俘获叛徒如探囊取物,然后押解回京。
25岁,宋高宗任命他为江阴签判,开始了南宋的仕宦生涯。

不曾想,短短4年的起义经历,成为了辛弃疾余生无数次魂牵梦萦的璀璨时光。

他渴望回归戎马生活,所以他在这首词里寻觅的并不一定是爱情,还有可能是曾经那个马上定乾坤的自己,是家国安定的远大理想,是遥远的旧都汴京……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什么意思,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意思(3)

可即便寻他千百度,再回首,那个曾经意气风发的少年只能在灯火阑珊处,眼前的热闹也与他没有任何关系。

辛弃疾用浮世的明暗光影衬托着人生最深的孤独。这或许才符合当时辛弃疾壮志难酬的现状,惆怅而茫然。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于困顿难捱之际,仍不愿随波逐流,坚守初心,辛弃疾是真正的英雄!

千百年后,人们依然能从诗词中看到那个横掘六合,扫空万古的辛弃疾昂首阔步于天地之间,也会有无数热血之人为他的故事而意难平,泪满襟。


来源:微信公众号“央视新闻”

编辑:以凡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