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驷道:“大秦自逆境而立国,寡人亦是逆尽人意,逆尽天下。商君,你为人偏执,行事极端,寡人一直认为,你会祸乱我大秦。列国变法,均不成功,可见变法是错的。君父当年是急功近利,妄赌国运。寡人身为太子,为大秦之计,必要劝之谏之阻之。为此,触怒君父,连累太傅受劓刑,太师受黔刑,实乃打在寡人的脸上,乃平生奇耻大辱也。寡人刻骨深恨,恨不得将尔碎尸万段,生啖尔肉。”
当时的赢驷被他的父王流放,因为一次迷路,还差点饿死在外头。太子之位也险些不保。所以说,当时的赢驷也是身处险境,如履薄冰。虽然贵为太子,也是危机四伏。
后来的他,也只能卧薪尝胆,一切听从父王的安排,包括自己的婚姻。在父王的“包办”下,他娶了庸夫人,也就是他的第一任妻子。庸夫人的出身虽然谈不上有多显赫高贵,却足以辅助赢驷能顺利登基、稳坐帝位。那么,庸夫人究竟是何出身呢?
2、庸夫人的出身令秦王深为忌惮我们且来看看原著原文中孟赢对芈月说的那番话吧?
孟嬴轻轻地叹息一声,道:“母亲,是与父王和离的。母亲出身庸氏,庸氏是我们秦国大族,她一生骄傲,焉肯以妻为妾? 所以,父王要娶魏氏女,为了国家大计,她不能反对,可也不能居于魏氏之下,于是自请和离。”
也就是说,庸夫人出身秦国的“庸氏大族”,在辅助赢驷登基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赢驷的“坚强后盾”。
就比如《甄嬛传》中的乌拉那拉氏家族,是辅佐胤禛登基的主要力量——内部势力。
然而,自古帝王的制衡之术都差不多,越是这种“元老级别”家的女儿,身为帝王的妻子,就越会被帝王所忌惮。唯恐这些老臣们会借皇子干政。就比如《甄嬛传》中的纯元和宜修,都没嫡子,即便怀上,也生不下来,即便生下来,也活不成。因为那些外戚们很容易借皇子结朋聚党,威慑朝廷。
所以,赢驷干脆让庸夫人无孕,只要庸夫人生不下嫡子,庸氏一族就不会借皇子生事,从而彻底杜绝了隐患和内乱的产生。赢驷不仅不让庸夫人生出嫡子,而且,即便是魏国的嫡公主,也生不出嫡子。
当时的赢驷虽然已继承王位,却根基不稳,他必须先通过与他国联姻来巩固自己的政权。在这种情况下,他自然也不会让魏国公主生下嫡子了。彼时的嫡子就相当于大众默认的太子——未来的储君,除非嫡子德行有亏,或先天智障无法接管朝政。然后才会考虑从其他皇子中重选太子。否则,嫡子就是无可争议的太子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