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乃作者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王建这首《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写中秋望月感怀,写他在特定情境中的一缕幽思,意境优美、情韵深长。此诗将个人情感上升为了天下分别离散之人的情感,令人回味。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①杜郎中:名字生平不详。郎中:官名。战国时为近侍之称,秦置为官,隶郎中令,为侍从之职。东汉以后,尚书属官初任称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隋唐以后,六部皆置郎中,为诸司之长,以员外郎为副。此诗一题《十五望月》。
我国古典诗词就其本质特征而言,是抒情写意的。但其情感意味不是直接的、空洞的发抒,而常常是以某种景物为依托、凭藉。而在这些景物中,明月是色彩鲜明、包孕丰厚的抒情意象之一。较早的是谢庄的《月赋》,留下了“隔千里兮共明月”的佳句。稍后有张九龄的《望月怀远》,开篇的“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历来为人们所激赏。
王建以后,最有名的是苏轼的《中秋词》。明月,特别是中秋的圆月,因它的皎洁、圆润、广照千里,含孕着美好的神话,象征着团圆和美满,而牵系着无数人的心,人们对着它,凝望、遐思,浮想联翩。诗的前两句,写中秋夜迷离、安谧,又略带寒凉的清幽之景,为下面的抒情做烘染、铺垫。中秋良宵,作者与三五友人,闲立庭院,观赏清美的夜景,只见“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人们一入庭院,首先感到的是,如水的月光,流泻在地上,呈现出一片银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