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晨昏事躬行味始长翻译,人尽其才人事相宜翻译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2-21 04:17:23

努力晨昏事躬行味始长翻译,人尽其才人事相宜翻译(1)

努力晨昏事,躬行味始长。前文内容主要提及三国时期的屯田制,同样涉及田地,就来聊聊籍田这点事,不是面朝黄土埋头工作,而是礼仪的一种。

籍田,也称为“藉田”,这是吉礼之一,毕竟也属于祭祀行为,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案《礼》,在每年孟春之月,也就是正月,都会举行天子亲耕籍田的典礼,这是为了“祁年”,即祈求能有个丰收年。

男耕女织的社会,男子耕田,女子养蚕织布,是以皇帝亲耕籍田,皇后有亲蚕礼。籍田一度被废止,到了汉文帝刘恒时期才被捡回来,《汉旧仪》记载了籍礼举行的过程。首先皇帝要以“太牢”祭祀社稷,要用到豕、牛、羊三牲,再带着百官公卿去耕田。

努力晨昏事躬行味始长翻译,人尽其才人事相宜翻译(2)

总要有领导来开头嘛,皇帝要拿着耒耜(lěi sì)三推三返,三公是5个来回,少师、少傅、少保7个来回,大夫12个来回,士庶人要耕完全部籍田,这工作量挺大的,因为被征用的田地有百亩、千亩这样的规模。还设有专门管理籍田的官员,如籍田令、籍田丞,都是大司农的属官,这些地耕种所得,均存入藉田仓。

“先农即神农炎帝也。祠以太牢,百官皆从。皇帝亲执耒耜而耕。天子三推,三公五,孤卿七,大夫十二,士庶人终亩。乃致藉田仓,置令丞,以给祭天地宗庙,以为粢盛。”——《汉官仪》

从汉代到三国魏晋,断断续续地也有不少关于耕籍田的记载。如汉文帝下诏书要耕籍田,为了祈求丰收,汉景帝也表示要亲耕、秦桑,要作为天下表率。汉武帝认为耕籍田代表了一系列的美德汉明帝时也有耕籍田的操作。

“今朕亲耕籍田以为农先,劝孝弟,崇有德,使者冠盖相望,问勤劳,恤孤独,尽思极神,功烈休德未始云获也。”——《汉书·董仲舒传》

努力晨昏事躬行味始长翻译,人尽其才人事相宜翻译(3)

到了汉顺帝刘保时期,就把耕籍田这事搁置了,黄琼为此还上书劝谏,认为籍礼是“国之大典”,不应该搁置这么久都不举行,可见耕籍田属于常规操作,理应备受重视,只是在刘保这不好使。

汉末是个礼乐崩坏的时期,也是恢复礼仪的过程,耕籍田这事倒是一直没被忘却,曹操在建安十九年(214年)始耕籍田,这会儿曹操还是魏公,却行天子之礼,属于僭越之举,二十一年(216年)曹操又亲耕籍田,同年进位魏王。案《晋书·礼志》,魏氏三祖曹操、曹丕、曹叡均有过耕籍田的事迹,曹叡是在太和元年(227年)、太和五年(231年),曹丕则没有确切记载。

汉魏嬗代之际,耕籍田也被赋予了别样的意义。像袁术这样任性的,就感受到了什么叫众叛亲离,顺便提一句,天子有六玺,但跟传国玺不是一个概念。西晋时,如潘岳所言“故躬稼以供粢盛,所以致孝也”,借耕籍田宣扬“孝”。

无奈之处,看天吃饭。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