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锦衣卫是个神奇的队伍,这支部队不仅神秘莫测、地位尊崇,而且还涌现了不少屡起大狱的英雄豪杰,从指挥使、镇抚使到十四所千户,均非等闲之辈。在锦衣卫的历史上,毛骧、蒋瓛、纪纲、袁彬、朱骥等人,均在大明朝的历史上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作为“御前救火英雄”的陆炳,又是锦衣卫诸将之中成就最高的一位。他长期作为卫所下级官员,几乎没有什么功绩,却意外地受到嘉靖重用,以“于国有功”的名头,调任锦衣卫指挥使。就如嘉靖所说:“诸从我于难者,功当与开靖等。”而这个“诸”,指的就是陆炳。到了后来,陆炳更是权倾朝野,成为有明以来,唯一一位以三公兼三孤的大臣,登上了他的人生顶峰。
然而,陆炳死后,高拱却以勾结严世蕃、贪污渎职、图谋不轨的罪名,查抄了陆家府第。更有甚者,隆庆帝竟计划对陆炳开棺戮尸,以泄心中愤恨。那么,陆炳是否如高拱所说的那样,勾结严世蕃图谋不轨呢?隆庆帝为何如此痛恨他?他又是如何受到嘉靖的青睐,迅速攀升到帝国权力核心呢?
朱厚熜的发小
陆炳,浙江嘉兴府平湖县人,祖父是小有名气的锦衣卫总旗陆墀。
1494年,兴献王朱祐杬前往湖广安陆州就藩。临行前,朱祐樘将陆墀安插在兴王府仪仗队伍中,充任朱祐杬的出行门面。至此,陆家与朱祐杬父子朝夕相处,往来密切。
在朱祐杬的世子朱厚熜出生后,陆墀的儿子陆松也迎娶了朱厚熜的乳母范氏为妻。因为范氏的关系,仅比朱厚熜小三岁的陆炳获得了令人艳羡的幼年生活。他是朱厚熜儿时最好的玩伴,也是朱厚熜最信赖的外人。
陆炳12岁时,31岁的朱厚照暴亡于京城。由于缺少子嗣,杨廷和与张太后等人商议后,将尚未成年的朱厚熜迎接入宫,即位称帝。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陆炳等人作为兴王府的旧部,也跟着朱厚熜来到了京师,进入锦衣卫。
当时,陆炳年龄尚小,且不通文理,又无父荫可庇。然而即便如此,朱厚熜还是给了他一个锦衣卫舍人的官职,负责抄写文书。如此一来,陆炳获得了通览书籍的好机会。也正是这一时期的刻苦努力,为他日后飞黄腾达做好了铺垫。
1532年,陆炳考中武进士,获得了跨入高级武将官阶的“钥匙”。然而,就在数年前,一心进取的朱厚熜下旨减缓“世袭武官”制度,将缺少战功的卫所子弟,拦在了军门之外。纵然陆炳曾在冷嘴关前立下小小的功劳,却仍然入不了照章办事的兵部的法眼。陆松生前留下的锦衣卫指挥佥事一职,与他渐行渐远。
俗话说“天无绝人之路。”就在陆炳前途渺茫之时,他的发小朱厚熜向他伸出了援手。这位性格多变的皇帝不惜违逆自己的旨意,竟以陆松、陆炳父子“于国有功”为由,大开方便之门。
朱厚熜之所以这么做,并非完全出于发小的关系。众所周知,朱厚熜是以外藩的身份承继大统,朝中执掌东西两厂的宦官、内阁成员都是制衡他权力的“外人”。唯有直接听命于皇帝的锦衣卫,能够充当他的挡箭牌和左右手。
然而,深受朱厚熜信赖的指挥使王佐、陈寅并未能将锦衣卫从东厂、西厂打手的身份中“拯救”出来。因此,朱厚熜迫切的需要一位有能力,又对他充分忠诚的武官,接管锦衣卫。
阴鸷机警的陆炳
果不其然,在陆炳承袭父职不久,朱厚熜又将他放在了署理锦衣卫指挥使的位置上,掌管南镇抚司。值得一提的是,南镇抚司与北镇抚司是锦衣卫机构下的两大职能部门。在这之中,北镇抚司监察百官,随时随地可以执行秘密抓捕,而南镇抚司的职责则是监察整个锦衣卫。
朱厚熜的任命,无疑是将陆炳扔在了火山口。可是,这也是他考验陆炳承压能力的最好尝试。事实证明,陆炳在南镇抚司任上做得非常好。锦衣卫各级官员、京城中的权贵子弟,甚至前朝的遗老遗少,都对他敬畏三分。
1539年,陆炳跟随朱厚熜南巡,抵达卫辉时,行宫突生大火。当时,众人四散逃离,将正在就寝的朱厚熜忘却的一干二净。唯有陆炳不惧烈火,冲入寝宫,把朱厚熜背出了火海。
而在两年后,皇宫内院爆发了“壬寅宫变”,朱厚熜差点被缢*,又是陆炳及时赶到,诛*了谋逆的宫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