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洞书院作为学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唐时期,当时叫“庐山国学”,也叫匡山国子监,和南唐首都的金陵国子监齐名。到了宋代初期,这里扩建成为书院,不过后来受到兵火的影响而毁坏。
真正让白鹿洞书院声名大噪的是南宋理学家朱熹,正是他主持修复了这座几乎消失在历史长河的古老书院并自任洞主,留住了九江文化的根,同时传播当时广受推崇的朱熹理学观念,丰富了当地的文化色彩。
白鹿洞书院塑有朱熹、周敦颐、王阳明的塑像,这几位都是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大家,周敦颐的《爱莲说》饱含哲理,王阳明“知行合一”等心学观点具有现实意义,关于他文人打胜仗的故事至今仍被后世津津乐道,据说当年日本人既惧怕他,又敬畏他。从现实意义来说,王阳明不愧为“乱世英雄”,也是著名的哲学启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