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冠沐猴典故由来,沐猴而冠起源简介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2-23 17:26:10

《典故诗话》

哲理伦理 腐败批判

(第九辑·第1卷)(29)

209沐猴而冠 表里不一

【典出】《史记·项羽本纪》人或说项王曰:“关中阻山河四塞,地肥饶,可都以霸。”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又心怀思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说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项王闻之,烹说者。

【释典】项羽带兵攻入咸阳,*了秦二世子婴,烧了秦朝的宫殿,收拾了秦朝许多宝贝财物就准备回去。有人劝他说:“关中这个地方很险要,土地肥饶,可以建都称霸。”项羽见宫殿都烧毁了,又想著赶快还乡,说:“富贵了不回家乡,就像穿著锦绣衣服在黑暗中行走一样,谁会知道呢!”劝说的人叹道:“人家说项羽像只戴著帽子的猕猴,徒有虚名,果然不错。”
项羽听说,就烹*了这个劝说的人(韩生)。

衣冠沐猴典故由来,沐猴而冠起源简介(5)

【释义】沐猴:猕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

后以此典:

1、形容华而不实,表里不一。

2、借指浅薄浮躁,难以成事。

【典形】沐猴而冠、楚沐猴、冠服衣猴狙、冠沐猴、沐猴、沐猴冠、沐猴冠冕、衣冠沐猴、冠履装沐猴、沐猴冠带、沐猴不冠、沐猴自笑。

【用典】
[沐猴]金·元好问《鸿沟同饮叙赋》:“韩生已死言犹在,千载令人笑沐猴。”

[沐猴而冠]现代·刘绍棠《狼烟》十三:“于是,郑三发穿起了曹锟遗留的,早己失去光彩的,散发着当铺潮霉气味的陆军上将官服,那模样儿,真称得起沐猴而冠。”

[沐猴冠带]三国·魏·曹操《薤露行》:“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

开创建安文学,文才泱泱的曹操,在想骂自己最为痛恨的人时,却创不出恰当的词语,只好借助古人韩生之语,讥骂为“沐猴而冠带,知小而谋强。”,曹操定认为用此句是最恰当不过,也确实如此,才可形容心中首恶——-何进了。

衣冠沐猴典故由来,沐猴而冠起源简介(6)

衣冠沐猴典故由来,沐猴而冠起源简介(7)

衣冠沐猴典故由来,沐猴而冠起源简介(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