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破车的典故是什么,上蔡苍鹰的典故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2-23 19:44:17

老牛破车的典故是什么,上蔡苍鹰的典故(1)

牛车

说了土车子,自然少不了要说说牛车。人们常把工具落后、做事速度慢效率低说成“老牛破车”。其实,不要说“破车”,即使是不破的牛车,其工作效率也够低的。

牛车,在苏北农村中普遍称作“大车”,大概是相对于土车子而言的。土车子主要靠人力的推动运行,四个轮子的大车则主要靠畜力牵引,一般地说,要用三头牛或四头牛在前面拉。以前我经常见到由于装的东西多,或地面太松软,三四头牛都拉不动的情景。赶车人炸着响鞭大声吆喝,几头牛蹶着尾巴死命用力,车子还是动也不动。其实车上装的东西又有多少呢?与现在的小型车辆如手扶、拖车之类简直无法相比,更不要说汽车、拖拉机之类了。即使是今天的胶轮平板车,所承受的重量也抵得上一辆牛车。我访问过一些老年农民,他们说一辆大车也就能装二千多斤粮食,然而所用的力气可就大了,这牛车就是旧社会生产力低下的一个最好的例证。但在那时,牛车却是农村中最大的运输工具,而且只有富有人家才置得起牛车,一个村子也只有了了的几辆。有车的人家对自己的车精心保护,往往为之专门盖个小屋,俗称“车屋”,就像现在有汽车的人都要有车库一样。合作化时期,牛车连同牛都归属了集体,一个生产队也就有两三辆,往地里送粪,往场里拉庄稼,往粮点缴公粮,都得用它。由于耕牛不足,经常有二三十个男女劳力扯绳子拉一辆车的情景。我就经常参与过这种劳动,叫人今天想起来,由不得发出慨叹:用这种劳动方式组织生产,怎能够不穷断筋呢?

老牛破车的典故是什么,上蔡苍鹰的典故(2)

平板车

今天,这种现象只能成为老人们谈话的资料了,牛车早已在农村绝迹。和土车子一样,想见到它可以到徐州淮海战役纪念馆中去,也可以到户部山民俗馆中去。附带说一句笔者的心里话:开办民俗展览,保存已经消失的或正在消失的、对人民的生活曾起过作用的物品是一件大好事,是和考古学家进行考古发掘有着同样重要意义的大好事,无论是政府还是民间都应该重视起来。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