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老人们常说的“牛头不对马嘴”,也是一种谈话技巧
牛头不对马嘴形容的是答非所问或者是两下不合,此外,驴唇不对马嘴、问官答花、文不对题等等,和牛头不对马嘴所表示的含义基本相同。
牛头不对马嘴的意思。一个牛的头,却长着马的嘴巴,两者长在一起本就是糊弄一通,所以含有贬义、讽刺的味道。比如网上流传的段子,牛郎织女本相爱,但是牛郎包了二奶,于是织女找到包拯,跪地喊冤,包拯也是扼腕长叹,如今我也是被罢了官。
原来是牛郎把包拯的官给罢了,本来一个传说人物,一个历史人物,风马牛不相及的,马嘴硬是安到了牛头上面,成了“两不像”诸如此类的段子不胜枚举,其实这也是一种黑色幽默,在说话、讲段子的时候的一种技巧,有含泪讽刺意味。
牛头不对马嘴也是讲话中的一种“技巧”,比如主持人问李健:为什么离开水木年华组合呀?李健回答:王菲唱我写的传奇还是很好听的。当然这只是个比喻,实际中并没有发生,但是我们可以从回答中看出来三点:一是离开水木年华是很正常的事情,大家把这件事看成一个人脱离组合去单飞的正常事情看待即可;二是离开水木年华,一样是在写歌,为广大歌迷提供音乐服务;三是离开了水木年华,李健还是一样能够写出脍炙人口的好歌的。
当然,在实际生活中这样讨巧的回答还是有很多的,大多都是在遇到不想提及的问题的时候,才用牛头不对马嘴这种方式回答的。实际生活中,还是要注意真诚待人、认真对待的,毕竟巧伪不如拙诚。
牛头不对马嘴的典故。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十一卷:“皂隶兜脸打一啐,骂道:‘见鬼,大爷自姓高,是江西人,牛头不对马嘴!’” 在没有机器的世代,我国劳动人民接触最多的劳动工具便是牛、马、驴以及骡子了,所以很形象的把牛头、马嘴这些熟悉的事物给联系到了一起,形象的表达出了牛头不对马嘴的意思。
在宋朝《景德传灯录.文偃禅师》也有涉及相关说法:若是一般掠虚汉,食人涎唾,记得一堆一担骨幢,倒出逞驴唇马嘴。清朝《儒林外史》也有涉及:陈正公听了这些话,驴头不对马嘴,急了一身臭汗。这些说法与牛头不对马嘴用法一致。
这里是科学兴农,欢迎添加关注,带您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