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百合花》是一篇非常经典的小说,在高一阶段如果能够把这篇小说讲透彻,那么对于高一学生做小说类的题目将会有很大的帮助。为此,我编写了这篇《百合花》的教学设计,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学习目标】
通过对《百合花》的学习掌握以下小说类文本阅读常见的题目:
1、小说中次要人物的作用。
2、分析归纳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并体会细节和伏笔的妙处。
3、小说中对话描写的作用。
4、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5、小说主题思想的探究。
6、如何归纳小说的艺术特色。
7、独特的女性视角有何作用?
一、导入新课看到“百合花”,我们很容易想到百年好合的新婚祝福,想到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可这里的 百合超越了爱情,超越了生死,有着更深刻的象征意义,不论你是否读过它,都应再一次捧起书本, 来嗅一嗅这百合的芬芳。
二、基础梳理1、读准字音
撂(liào) 讷讷(nènè) 忸怩([niǔ ní]) 憨憨(hānhān) 执拗(niù) 髻([jì])
尴尬(gāngà) 讪讪 (shànshàn) 瞅(chǒu) 挟(xié) 嬷嬷(mómó)
砦(zhài,同“寨”) 虔诚(qián) 磕磕绊绊(kē)
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
讷讷:形容说话迟钝。
憨憨:傻气,难为情。
讪讪:形容不好意思、难为情的样子。
虔诚:恭敬而有诚意。
磕磕绊绊:跌跌撞撞的样子。
3、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茹志鹃,女,王安忆之母,(王安忆,第五届矛盾文学奖获得者,代表作《长恨歌》)1925年参加新四军,1955年转业到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任《文艺月报》编辑。1958年月,在《延河》上发表了著名作品《百合花》,标志着她艺术风格开始形成。这篇"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曾被茅盾誉为当时最使他满意和感动的一篇作品,赞赏这篇小说具有清新俊逸的艺术风格,是”静夜的箫声"。
《百合花》里的人物事件并非来自真人真事,但小说里描写的战斗及战斗的时间地点是真实的。1946年中秋节,总攻海岸之战打响,茹志鹃在总攻团的前线包扎所做战勤工作。她在包扎所的第一个工作就是去借被子。战斗开始后,她负责记录那些牺牲的战士的姓名单位,在这过程中不禁设想他们的家庭亲友、他们生前的愿望,以及他们心中的秘密。当时的情景和想法她一直没有忘记 [3] 。
1957年前后,茹志鹃的丈夫王啸平被错划为“右派”。丈夫处于岌岌可危之时,茹志鹃却无法救他,而且由于她与丈夫在具体的工作问题上常常站在同一战线上,她也不得不回顾自己走过的道路,一遍一遍地检讨自己的思想。
在承受着政治氛围和紧张的人际关系所带来的无形压力的同时,她不无感慨地回忆起战争年代的同志关系,回忆起1946年那个中秋夜以及在解放战争中遇到的各种人和事:莱芜战役中,她跟随一个通讯员去前沿,在路上敌人的炮弹不时呼啸而来,通讯员为了减少伤亡有意拉开距离,但她却紧张得不由自主地靠他身边靠近,通讯员一见她走近就加快步子往前跑;某次战斗时,她和汪岁寒到一个班里旁听开班会,听说了一位排长的事迹,那位年轻的排长是战斗英雄,却很害羞,说说话就脸红,说的也平常的家常话,这种反差给她留下深刻印象。
回首往事,茹志鹃感到战争使人不能有长谈的机会,但是战争却能使人深交。有时仅几十分钟、几分钟,甚至只来得及瞥一眼,便一闪而过,然而人与人之间,就在这个一刹那里,便能够肝胆相照,生死与共 。
于是,茹志鹃决定要写一个普通的战士、一个年轻的通讯员的故事,首先设定的便是他的性格:质朴羞涩。而至于小说的主题她并未想过。她大约用了一个星期就完成了小说 ,但作品寄出去后不久便被退稿,理由是“感情阴郁不能发表”。几经周折,小说《百合花》终于发表在1958年第3期的《延河》杂志上 。
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任务一:梳理故事情节,思考“我”叙述视角的作用。
小任务1:阅读小说,标上序号,梳理情节。【提问】请用自己的话,把小说的故事情节梳理一下。
【明确】故事从“我”在被分配工作时,结识了一个老实腼腆的通讯员开始。通过谈话“我”得知他是老乡。在为部队向人民借被子时,通讯员开始找了一个新媳妇借,但没有借到,“我”得知后主动帮他,最终从新媳妇那里借到了那床漂亮的嫁妆——底上缀有百合花的新被子。他还把衣服挂破了。接着,他完成护送任务返回部队,还给“我”留了两个干馒头。后来,“我”在部队帮忙擦洗伤兵,找来帮忙的妇女,当中就有新媳妇。在送来的通讯员当中,我看见了那个挂破的衣服,便知道是他,很担心,从他的战友口中得知他是为了保护医护队才受的伤,待医生到来,通讯员已经牺牲,而那个新媳妇却在专心致志地为他缝衣服,并把自己的嫁妆——百合花被子盖在了他身上。
【提问】小说巧妙地选取了发生在一天一夜24小时的三件事,请用三句话概括。
【明确】1.小通讯员送“我”去包扎所;2.小通讯员跟“我”去借被子;3.小通讯员牺牲。
【提问】如果按小说传统的四部分结构划分,可以划为四部分。请用简短的语句,概括小说各部分的内容。
开端(1-23)通讯员带“我”去包扎所(带路)
发展(24-43)通讯员随“我”借被子(借被)
高潮(44-57)通讯员救人牺牲(牺牲/献被)
结局(58-59)新媳妇献出自己的新婚被子(盖被)
小任务2:分析“我”在故事叙述中的作用【提问】“我”是小说的次要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小说的次要人物般一般的作用:
①烘托主要人物的性格,如《变色龙》中的巡警叶尔德林;
②牵线搭桥,串起主要人物,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如《孔乙己》中的店小二;
③为主要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具体环境,起到了渲染气氛、奠定感情色彩基调的作用,如《变色龙》中的众人;
④次要人物的设置是为塑造主要人物服务的更是为揭示小说主题服务的。
【明确】①“我”是小说故事的叙述者,起着贯穿全篇的作用,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两人的内心世界通过“我”的观察表现出来。
②“我”是整个故事的参与者和见证人,是故事的一部分,推动着情节的发展。
③“我”的形象也表现了战争年代思想感情开放的新女性特有的“利落”和“主见”。
注意:如果要问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有什么好处?应该如何作答?
1.容易拉近与读者距离,使读者进入“我”这个角色。使文章更具真实性,故事性(曲折性或波折性),更生动形象,使读者能更具体地体会作者心情。
2.便于抒发情感,进行详细心理描。
3.通过对“我”的详细描写,来唤醒读者内心的感受和思考。
4.使故事情节叙述杂而不乱,情感更加动人。
四、分析人物形象,体会细节描写与伏笔的高妙1.小通讯员【提问】小说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展开,“我”是整个故事的串联者,那么我眼中的小通讯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作者用了哪些方法来描写这个人物形象?
【明确】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细节描写、侧面描写等
【重点研读关于小通讯员的细节描写】
细节一:“伪装”
第一次是在去包扎所的路上,“我”看见他“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几根树枝,这要说是伪装,倒不如算是装饰点缀。”
第二次是“我”目送他走远了,“看见他的枪筒里不知什么时候又多了一枝野菊花,跟那些树枝一起,在他耳边抖抖地颤动着。”
作用:把小通讯员那纯朴、自然的情趣表现了出来。还显出这个小战士的天真、孩子气或是涉世不深,体现了小通讯员的青春活力,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
细节二:“馒头”
第一次是在小通讯员离开包扎所返回团部时,“走不几步,他又想起了什么,在自己的挎包里掏了一阵,摸出二个馒头,朝我扬了扬,顺手放在路边的石头上,对我说:‘给你开饭啦。’”
作用:塑造他体贴、关心他人的好品德。同时,也激起了读者对这个小通讯员的喜爱之情,从而为下文失去这么好的战友而悲痛蓄势。
第二次当小通讯员牺牲后,新媳妇还一针一线地为他缝补衣肩上的破洞,“我”实在忍受不了这“沉重的氛围”,“我想看见他坐起来,看见他羞涩地笑,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的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
作用:“我”睹物思人,勾起“我”对小通讯员的深切思念。通过这“饱含着战友之情”的二个馒头,深切表达了“我”痛失战友的内心悲痛之情,“立片言而居要”,产生了“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
细节三:“衣肩上的破洞”
第一次是在借被时,由于羞涩、慌张,小通讯员在接过新媳妇递过来的新被转身走时,不小心,衣肩上挂破了个洞,而且高低不肯让新媳妇缝补。
作用:这既照应了前文写的小通讯员的腼腆、憨厚,又表现了他的执拗,当然还带有一点对新媳妇的愠意。
第二次是小通讯员离开包扎所返回团部时,“我”看见他肩上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我真后悔没给他缝上就让他走,现在至少要裸露一个晚上的肩膀了。”
作用:呼应前文,说明这个破洞确实不小,也写了“我”后悔的心情,细腻地渲染了“我”对小通讯员的惦念、关怀,为下文写小通讯员负伤牺牲埋下伏笔。
第三次,小通讯员躺在门板上,新媳妇看见衣肩上的破洞,发出惊叹。
作用:这不仅进一步证实担架队抬回来的这个重伤员确实就是小通讯员,而且还说明他从包扎所回到团部后,一直都无暇顾及这个破洞,使小通讯员的形象在读者的心目中愈加高大起来。
第四次,新媳妇“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可新媳妇好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见,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劝她不要缝了”,她却异样地瞟了“我”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着”。
作用:这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感情:有对当初小通讯员“受气”的懊悔和内疚,更饱含着对烈士的敬佩和痛悼。文字跌宕起伏,并唤起了读者的种种回忆:借被子,门钩挂破衣服,高低不肯让人缝补……
其他描写方式举例:
(1)动作描写。小通讯员没借到被子被“我”批评和在新媳妇手中接过被子的尴尬动作,都体现了革命战士憨厚朴实的纯朴美。
(2)对话描写。小通讯员几次与“我”的对话都言之不尽,体现了单纯的年轻战士的纯真美。
(思考12-23段的对话有哪些作用?
【明确】①在对话中交代人物的身世,不花专门章节来介绍,使行文紧凑;②描写对话,便于引出对小通讯员神态、心理的描写,更好地突出人物性格。)
(3)行为描写。小通讯员将自己积攒的口粮留给我,体现了革命战士互相友爱的善良美。
(4)第8节末“他见我挨他坐”后对“他”描写神态描写,写出小通讯员的腼腆、羞涩、局促,表现出他质朴、纯洁的心灵。
(5)侧面描写。第53、54两节,作者通过担架员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侧面烘托小通讯员为了救助战友视死如归的牺牲精神。
2、新媳妇文中新媳妇和小通讯员见了几次面,从每次见面中可以看出新媳妇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新媳妇初遇小通讯员:拒绝了小通讯员的借被要求。(虚写)
【提问】如何理解新媳妇拒绝小通讯员的借被子?会矮化新媳妇的形象吗?
【明确】新媳妇对于借被子一事,体现出不舍与犹豫的特点,这样写使人物形象更真实。这是“一条里外全新的花被子”,新媳妇有些不舍是人之常情。更重要的是,这是她唯一的嫁妆,凝聚着新媳妇深深的情感,她会犹豫是必然的。从身份而言, 她是“刚过门三天的新娘子”,要将自己唯一的嫁妆盖到陌生的男人身上,不舍之中还有一些害羞。想必她还有“男女授受不亲”的思想并说过类似的话,通讯员才有了“老百姓死封建”的抱怨。
2.新媳妇再遇小通讯员
【提问】“门帘一挑,露出一个年轻的媳妇来,这媳妇长得很好看,高高的鼻梁,弯弯的眉,额前一溜蓬松松的刘海……她听着,脸扭向里面,尽咬着嘴唇笑,我说完了,她也不做声,还是低头咬着嘴唇,好像忍了一肚子的笑料没笑完。”
【明确】美丽、羞涩、爱笑,这位农村新媳妇留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她将自己唯一的嫁妆,一条里外全新的上面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无私地借给军队,让人不禁感动。不是因为有觉悟,而是淳朴的人情和女性的善良使她这样做。
【提问】最后,新媳妇还是借了被子,说明什么?
【明确】听完“我”说完共产党的部队打仗是为了老百姓的道理后,她犹豫过后,转身进去抱被子了,真实的内心斗争之后的选择彰显出她识大体、顾大局的品格。
【提问】当小通讯员不小心把衣服挂破了时,“她一面笑着,一面赶忙找针拿线,要给他缝上”。说明新媳妇什么特点?
【明确】温柔细心。
3.新媳妇寻找小通讯员
【提问】她来给包扎所帮忙时,寻找小通讯员,还不好意思地笑着说:“刚才借被子,他可受我的气了!”这些描写说明新媳妇怎样的变化?
【明确】由之前的拒绝,到答应借被子,再到这里的心有愧疚之意,写出了她内心的转变过程。
4.新媳妇三遇小通讯员
【提问】通讯员已经牺牲,明知为通讯员补衣服已经没有实用的意义,新媳妇为什么还缝补通讯员衣服上的破洞,把结婚用的新被子垫放到他的棺木中?
【明确】小通讯员的牺牲成了彻底打开了她内心的钥匙。面对这个用自己的生命保护别人的年轻人,她心底最美的人性完全被激活了。
缝衣洞和盖被子是无法控制的深挚情感的倾泻。一是无法补救的歉疚之情;二是对舍己救人的英雄战士无比崇敬、悲痛的感情;三是对这个年轻可爱生命骤然离去的痛惜之情、深情悼念。
5、小结新媳妇形象:
小说通过描写新媳妇的内心变化,突出她纯洁的人性之美。她具有美丽娴静、淳朴善良、纯真高洁、果断、坚毅等形象特点。
6、小说的女主人公,不是姑娘,也不是大嫂,作者有意设定为新娘、新媳妇,有何妙处?请简要说明。
①突出“新”字,更易于体现女性之美,进而以之衬托年轻通讯员的高大形象。
②能够突出那条白百合花被子的新与珍贵,更能表现她对革命的支持与对烈士的关爱,从而凸显其心灵之美。
③能为借被子、给伤员擦拭污泥血迹等情节提供心理依据,使之更真实可信、生动感人。
④更易于表现借被之难与帮忙之羞涩,从而反衬出军民之间的感情的圣洁美好,突出小说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