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人聚居的石头城
石头城一户民宅内景
在丽江古城的纳西族人民居
西藏山南地区藏族民居
"不一样"的居住文化
吸引他一路走了七年
有专家学者评价,战争的少数民族民居系列摄影作品是"21世纪初我国少数民族居住文化的缩影"。从这些民居中,可以找到人类发展进程中的穴居、帐篷、干栏、屋宇等形式的佐证,甚至讲述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变迁,以及人与自然博弈,适应自然、融入自然的特点。
战争举例说,比如藏族包含前藏和后藏。前藏有牧场,所以帐篷作为传统民居,多是用牦牛毛织成的粗布搭建而成的,呈黑色;而后藏,因为有农区,民居则多是土、石、木结构的。怒江州境内的傈僳族民居,是干栏式的,俗称"千脚落地房"。这种房子依山而建,修建时先在斜坡上竖起几十根粗木柱,即所谓"千脚"。让坡上与坡下的柱子顶端形成一个平面,然后在上面用木头或篾笆盖房子。京族的房屋是石条房,因为他们身处中越边界,经常遭遇北部湾的台风,这种石条房可以帮他们抵御台风。"这些都是人与自然博弈,形成的居住特点。"
傣族民居则更明显地融入了地域、气候因素。在西双版纳地区,因为气候炎热,傣族民居多是杆栏式、纯木结构的;而在西部,因为日照更强,变成了竹篾房。
石头城,则是纳西族人迁徙的佐证。他们到了丽江古城,民居特色和白族融合,形成了院落三房一照壁,墙面像白族人一样喜欢刷白色,而且在房檐上画彩绘。
在中国北方,赫哲族是渔猎民族,所以传统民居的院子里,几乎家家都能找到 "鱼楼子",这相当于汉族人的仓房,主要用于储藏鱼条子、鱼干、鱼匹子等。鄂伦春因为是狩猎民族,下山定居后的房屋都是政府修建的,所以更具新时代特点。居住在吉林省的满族人,他们的传统民居特点是烟囱开在山墙边,屋内都是三开间,卧室对砌南北炕。而在河北聚居的满族人村落,居室不但变成了单面炕,很多家庭院子里还能找到一个圆形的粮囤子,冬天放粮、夏天当冰箱冷藏,这部分满族人多是清朝入关的八旗子弟的后人,从民居上可以看到他们生活条件的改变。
战争说,这些民居背后不一样的文化,是吸引他七年一路走下去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