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农业立国的中国封建社会,蝗灾与水灾、旱灾并列为三大天灾,被视为影响农业生产最主要的自然因素。蝗灾虽然不直接要人性命,但相比于水灾、旱灾,蝗灾给农民带来的是更加深重的苦难,相继而来的一系列变乱、暴动,对社会的稳定造成深远而隐蔽的冲击,甚至是撼动帝国王朝的统治。而始作俑者就是号称“麦田毁灭者”的暴食性昆虫—蝗虫。
蝗虫以数量的绝对优势,大肆啃食农作物。吃掉一片又立刻飞往下一片,一直到它们找不到能吃的,然后饿死。
蝗虫之蝗,字从“皇”,皇者,王也,对人类来说,蝗虫称得起害虫之王的名声。除了横扫一切绿色作物,这个害虫之王,引发的饥荒动乱不胜枚举。颠覆大明王朝统治根基的明末农民起义,便是发源于持续出现旱灾、蝗灾的陕北地区。最后攻入北京城,致使崇祯帝自缢煤山的闯王李自成的队伍也是在进入到蝗灾重灾区的河南之后,势力才迅速得到壮大。当我们后世之人对比明末蝗灾发生频率图和李自成进军线路图时,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的某些重要关联。
率领农民起义军攻入北京城,灭亡大明王朝的闯王队伍,有相当数量是有蝗灾区的农民组成
早一点的还有北宋宋神宗熙宁七年,也就是公元1074年,丞相王安石变法的第六个年头,这一年也是北宋王朝历史上的多事之秋,久旱无甘霖的北方,赤地千里。严重旱灾并发了严重的蝗灾,蝗虫所到之处,连草根也被噬食一空,因此由蝗灾所引发的大饥荒提前到来。粮价暴涨,而官府的各项税收和摊派却未见减免,甚至出现了“地主家也没余粮”的困境。老百姓中十人之中就有九人担心饿死,只得以树皮草根充饥,越来越多的饥民开始逃荒要饭。最终因旱灾、蝗灾而起的流民潮被视为“上天”发出的惩罚信号,被赋予了许多自然以外的意义。于是王安石被罢相,其新法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失败。
千里饿殍图,旱灾继而引发蝗灾,造成农田颗粒无收,饥民哀鸿遍野
近一点的还有清末光绪二年(即1876年),这场持续了四年之久(1876-1878年)的大饥荒,席卷了大清半壁江山。山西、陕西、河南、直隶、山东五省大荒,灾情还波及苏北、皖北、陇东和川北,曾经的产粮大省,一时沦为千里赤地,死者无数,白骨盈野,对于已经千疮百孔的晚清政权来说,几乎影响了清帝国的政局走向。其起因就是自1875年起,一连数十月未见降雨,农田龟裂,颗粒无收,旱情急剧恶化的同时蝗灾也紧随而来,从直隶到山东,蝗虫遮天蔽日,把仅剩的一点儿枯禾萎苗也一扫精光。更祸不单行是,旱灾、蝗灾之后,又久旱逢大雨,水灾肆虐整个直隶,哀鸿遍野、饿殍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