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灾发源于哪里,蝗灾来源在哪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2-29 11:33:44

一旦有蝗灾,便会出现“飞蝗蔽日”的骇人景象,而蝗虫一旦落地,庄稼、草木往往“顷刻而尽”,酿成大灾难

于是“大水之后必有大疫,大旱之后必有蝗灾”便成了固有的规律。那么大旱之年赤地千里,何以成为蝗虫暴增的契机?要弄明白这点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蝗虫。作为一种暴食性昆虫,北宋文豪欧阳修曾形容蝗虫为“口含锋刃疾风雨,毒肠不满疑常饥”。蝗虫惊人的食量就像一个无底洞,不停咀嚼的口器,似乎吞食掉任何绿色植物也无法填满,因此当千万只蝗虫大军侵袭时,对人类来说无异于一场巨大灾难。

蝗灾发源于哪里,蝗灾来源在哪(5)

奉行“集体主义”的蝗虫,集群出没,遮天蔽日,会将所到之处的绿植啃食一空

据调查,存在于我国的蝗虫种类超过400种,其中东亚飞蝗、稻蝗、蔗蝗等都是常见种类,为害农作物。早在公元前11世纪,商代的甲骨文上就有了世界上最早的蝗灾记录;先秦时期,古人已经对蝗虫有了若干分类:青色的蝗虫叫“草螽”,不能飞的蝗虫叫“土螽”,飞行时翅膀摩擦有声的叫“螽”,而未成年的蝗虫若虫则被称为“螽”;唐宋年间,蝗灾平均2~3年发生一次,而到了明清时期几乎连年发生。白居易的《捕蝗》诗描绘了蝗虫肆虐时的景象:“始自两河及三辅,荐食如蚕飞似雨。雨飞蚕食千里间,不见青苗空赤土。”。所以奉“集体主义”和“素食主义”便成了蝗虫的统一特征,它们集群出没,遮天蔽日,将所到之处的植物啃食一空。

蝗灾发源于哪里,蝗灾来源在哪(6)

蝗虫啃食植物,依靠的是咀嚼式口器。这种口器在昆虫中较为原始,但非常适宜将食物碾碎。

至于蝗虫从何而来,古人想不明白,但主流观点是:蝗虫是由干旱时期的水里鱼虾所变。如北宋《埤雅》一书中称:“陂泽中鱼子落处,逢旱日暴,率变飞蝗;若雨水充濡,悉化为鱼。”如今民间仍有“涝生鱼,旱生蝗”之说。即雨水多的季节,蝗虫都本本分分地做鱼虾,大旱之年便变成蝗虫。其实用如今生物学的观点来说是:干旱之年,土质松散的湖滨河滩出露,是蝗虫产卵偏爱之地,所以旱时的河滩处,蝗虫繁衍之势甚猛,古人便将蝗虫看作鱼虾所变;但若逢多雨年份,蝗虫产卵之地被水淹没,部分虫卵被浸死在水下,阴湿的环境也使得虫群间疫情流行,同时蛙类等蝗虫的天敌也会随之增加,便不易爆发蝗灾。

蝗灾发源于哪里,蝗灾来源在哪(7)

蝗虫把虫卵产在地下,用以度过寒冬。如次年降雨丰沛,地下的虫卵被雨水浸泡,孵化率便会降低。

此外为保证虫卵能够过冬,雌蝗虫都会在秋季时将卵产入土中,虫卵孵化名为“蝻”,其形态与成虫近似,但无翅;蝻经过5次蜕皮后变成成虫,会长出翅膀。在蝗虫的繁衍史中,造成这蝗虫成灾的关键,一是在产卵环节:在适宜蝗虫生存的环境中,每平方米的土地上,蝗虫卵块最多可达5000个,每个卵块中约有50~80粒虫卵,而且这些虫卵将在14—20天内全部孵化,就产生了数十万的蝗虫大军;二是成年的蝗虫高度适应陆地生活,其习性可以从散居切换成群居模式,而且可以凭借翅膀扩散迁徙至远方寻找食源。

蝗灾发源于哪里,蝗灾来源在哪(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