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注释】
⑴滁州:在今安徽滁州。西涧:在滁州城西,俗名称上马河。
⑵独怜:唯独喜欢。幽草:幽谷里的小草。幽,一作“芳”。生:一作“行”。
⑶深树:枝叶茂密的树。深,《才调集》作“远”。树,《全唐诗》注“有本作‘处’”。
⑷春潮:春天的潮汐。
⑸野渡:郊野的渡口。横:指随意漂浮。
【译文】
我喜爱生长在涧边的幽草,黄莺在幽深的树丛中啼鸣。
春潮夹带着暮雨流的湍急,惟有无人的小船横向江心。
【赏析】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提出艺术境界可以划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两种。按照王先生的标准,韦应物这首诗刻画出了“无我之境”。瞧,在春天傍晚的野外,涧边青草丛丛,随意生长,树冠枝叶茂密,有黄鹂清脆的鸣叫声从枝叶中传出,只闻其声,不见其处。一阵雨过后,涧中水势上涨,水流湍急。渡口一只空空如也的渡船横在岸边,既没有摆渡人,也没有要渡河的行人。这首诗中没有人,只有充满野趣的大自然。
不过“无我之境”其实并非真的无我只是让“我”隐藏起来,藏到诗的更深处。而且不论怎样隐藏,总会露出痕迹。这首诗开头的第一个词“独怜”,便让“我”若隐若现地显露出来了。“独怜”即偏偏喜爱,原来这看似无人的世界,诗人一直站在旁边,眼中带着欣喜。
王国维先生又说:“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诚然,这首《滁州西涧》,真是优美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