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的表达方法是什么,对比的作用及表达效果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3-12-30 15:44:33

关注“潘潘儿学姐”,解锁所有中考语文备考知识!

这节课我们来说说诗歌描写方法中对比衬托手法的特点和运用。

首先我们来说一下对比。李白有一首诗叫《越中览古》:

越王勾践破吴归,

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

只今惟有鹧鸪飞。

在这首诗中,诗人给我们展示了两幅画面:一幅是越王大败吴国,胜利而归,战士们个个脱下战袍,换上了“锦衣”,向国人炫耀他们的战功,宫女们个个打扮得花儿一般,在宫殿里恣情欢乐;另一幅则是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昔日的胜利、热闹早已烟消云散。

诗篇将昔日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抒发了盛衰无常之感。

通过这首诗你可以发现,对比手法的特点,在于让对比的双方都突出表现各自的特点,给人一种冲击、震撼的感觉。

说完了对比手法,接下来我们要介绍一下衬托。

杜甫有一首《绝句》,其中写到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这两句就是运用了衬托。江水碧绿,映衬的鸟儿更加的白,山岚青青,显得花儿更加红艳。

通过这首诗,你可以发现,衬托手法中,一个是被衬托的主体,一个是陪衬,陪衬的作用是将主体的特点映衬出来。

刚才我们说的是性质相同的正衬,衬托也可以是性质相反的反衬。如许浑《谢亭送别》写到

劳歌一曲解行舟,

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

满天风雨下西楼。

第二句描绘了两岸青山,霜林尽染,满目红叶丹枫,映衬着一江碧绿的秋水,显得色彩格外鲜艳。然而这明丽的风景,却跟诗的主题“送别”很不协调,一个是明媚的自然风光,一个是幽怨的离愁别绪,在情感体验上,性质就完全相反了,所以第二句的自然风光与诗人的离别之情就构成了反衬。

现在你应该了解了对比和衬托各自的用法,现在我们来看一道高考真题。

2014年高考湖北卷,考了一首罗邺(yè)的《早发》

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bèi)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léi)客塞(sài)城。

有一问:请赏析“独向长空背雁行”中“背”字的表达效果,分值是3分。

这里的“背”是“背着”,意思是“方向相反”。诗人行进的方向与返乡的大雁刚好相反,从中你就知道了,诗人是用回归的雁来反衬自己漂泊在外的思乡之情。所以在这首诗中,反衬是解题的关键。

到这里诗歌描写方法中对比衬托手法的描写就讲完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对比的手法,重点是让对比的双方都能突出各自的特点,而且对比涉及的两方,应该是性质基本相同的,例如《越中览古》中,就是利用古今两幅景象的对比,抒发了盛衰无常之感。

而衬托手法中,有主体、有陪衬,陪衬就是用来突出主体的。除了性质相同的正衬之外,衬托的双方可以性质相反,像许浑就用离别的风景,反衬了自己的离愁别绪。

当然,诗歌中可以用来衬托的内容还有很多,下个视频我们继续学习衬托的种类,我们不见不散。

对比的表达方法是什么,对比的作用及表达效果(1)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