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城”这件事情上,武汉人民付出了巨大牺牲,结果这家媒体的语句用词,又是“生活”,又是“自由”;近似的措施换到了意大利,这家媒体显然用词造句就比较“高贵”,因为那是“为遏制欧洲最严重的冠状病毒爆发而甘冒经济风险”,语气中充满了同情和怜悯,都忍不住掬一把同情泪呢。
所以,“双标”这种事情,发生在一些西方媒体和政客身上实属正常。舆论本来也是一种大规模*伤性武器。网友们常常说:外国媒体在抹黑我们的时候,是“很能打”的。而“双标”是能打的表现之一。
只是能这样打的,未必仅仅是一些外国媒体……
2某德国大学教授,《财新网》和《南方都市报》专栏作家,近期就被网民发现是“比较能打”的国内专家之一。
早在3月11日的时候,这位教授还以“每个死者都有名字” “透明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延缓死亡”的等等提法来批评中国的抗议举措,而到了3月14日,面对可能造成全球疫情信息“黑洞”、让许多人冒着不必要生命危险的“群体免疫”措施,他就再不提什么“透明”“名字”这些词儿了,我们不禁要问,应对疫情,难道不是同一件事情吗?怎么应对疫情的主体变成了英美,就可以如此顺理成章地理解对方政策了呢?
能打的,还有某杂志的特约撰稿人。
疫情初期工作有做得不到位、做的不好的地方,健康的社会也不应只有一种声音。同时,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不可能完全是不到位的地方,同样有许多闪着人性光辉之处,然而,大家仔细回忆一下:通过这本杂志,你看见过任何人性的光辉了吗?
是因为我们的抗疫一线,没有人性的光辉么?肯定不是。只是那些光辉被这家杂志选择性地无视了,他们在忙着谴责、质问、怀疑,当然,对一家媒体来说,更专注于批评性报道也不是什么问题。
问题是,当他们面对英国遭全球批评的几乎躺倒式的疫情处置方式时,居然使用了读出来都可以感觉舌头在开花的句子:“更高级的人道主义”。
这里的“更高级的人道主义”,不知道是与哪里相比的“更高级”。结合上下文来看,这篇文章似乎是将英国的防疫政策和我们国内的防疫政策相比。
全国人民为抗疫夜以继日的共同努力,在其眼里却并没有“更高级”。
就“群体免疫”说,如果回溯当时的场景,英国首席科学顾问的原话是这样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