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写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孟郊《游子吟》全诗解释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1-04 08:13:43

此亭为典型的南洋风格,圆顶六角,由六根圆柱撑起。亭子正中前后四个楹柱分别挂有两副漆制联板,联语为已故安大中文系老教授王健庵先生撰写,黑底绿字,显得典雅庄重。

靠南边的楹联是“池静波平花影笑迎垂钓影,林幽径曲鸟声喜伴读书声”。

长久以来,春晖亭都默默地伫立在安大,难道只是一座单纯的景观亭?笔者在周围仔细寻觅一番后,发现了湖边掩藏在草木中的一块大理石碑。

碑有正反两面,为阴文小楷金字,历经多年风吹日晒、雨雪风霜,在阳光下依然闪耀着金色的光芒。

正面文字如下:

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安徽位乎江淮,自古人文荟萃,学术辉煌。我安徽大学成立于六十六年前,去岁母校邀请参加庆祝建校纪念,我们相约归来,感怀教泽,爰作纪念亭,以与校园青树翠蔓交相掩映,有可观也。由此放眼天下,前瞻未来,迎接属于中国人之二十一世纪,继往开来,弘扬光大,愿共勉焉。

安徽大学旅台校友会敬立 1994年4月

背面镌刻的是当时捐助“春晖亭”的安徽旅台校友名单,不知是否完整,一共20位。

“春晖”一词最早出自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一诗,原文为:“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后来人们对诗词中所赞美的母爱赋予更深层次的意味。身为安徽大学的一份子,事隔多年,笔者仍能深深感受到来自海峡彼岸老学长们的一片情深。寻寻觅觅,笔者联系上了当年的见证者——安大中文系退休教师汤华泉先生,听他讲述了春晖亭诞生的历史过程。

根据汤教授的回忆,安徽大学旅台老校友们于1993年受邀来参加母校六十五周年校庆。这些老校友还一同来到图书馆参观,重温当年读书的场景。当时汤教授在古籍线装书室任职,恰巧由他接待。这批远道而来的老校友们,大多离开大陆四十多年了,此番是他们第一次回到祖国、回到家乡、回到母校,显得异常激动、兴奋。老校友看到线装古籍室里的各种古籍问个不停,甚是好奇。同时令人欣慰的是,他们虽离乡甚久,依旧说着一口流利的家乡话,这让当时的气氛显得十分温馨。汤教授推测说,大概就是在这个时候,这群老校友开始商议要给母校捐建纪念亭以表感恩之情。

不久之后,王键庵老先生也来到古籍线装书室,他查阅了很多关于楹联的线装书。汤教授还清楚记得,当时帮他提阅过清代联学大师梁章钜的《楹联丛话》等。原来王老先生也是安徽大学的老校友,1940年代毕业后就留校任教了。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是这群旅台老校友的同学,也曾是其中一些人的老师。他们之间的深厚感情和紧密联系,注定了由王老先生来撰写这么有意义的楹联。

时光荏苒,岁月飞逝。回望历史,海峡两岸竟然已分离半个多世纪。1949年后,两岸之间被迫切断了所有联系。背井离乡的同胞们重返大陆变得遥遥无期。1987年台湾“解严”,两岸开始恢复联系,同胞们迎来了期待已久的“春天”。因此,1993年当母校向旅台校友发出校庆邀请后,他们异常开心与激动,不远千里从台湾回到久违的大陆、故乡、校园。虽不再年轻,但乡音不改,只要有机会,距离和时间都阻挡不了他们回家的决心。最后,他们决定合力捐一座亭子,除了表达对母校的感恩之情外,大概也希望此亭代表自己常留故乡吧。一直以来,春晖亭都是他们感激与思乡之情最好的见证者、寄托者。

时代的发展使两岸融合成为了不可逆转的大势所趋。如今,安徽大学不仅在教育上与台湾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还不断努力加深两岸之间其他领域的合作。2014年底,安大与安徽省台办合作创建了“安徽大学台湾研究中心”,是省内首个台湾问题新型智库,旨在加深皖台交流合作,致力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伴随着日后皖台交流发展的进一步需求,其作用也会越来越显著。

如今,我们站在春晖亭前,仿佛能感受到这二十五个年头来她面对风雨时的坚强与昂然,更能体会到她背负的来自远方的期待与祝福。春晖依旧,两岸何时珠联璧合?统一的“中国梦”何时会实现,又会以何种方式实现?但笔者坚信,每位热爱祖国的中华同胞都会为此百折不挠、奋斗终身。

(文/安徽大学 曹曦 邰莉)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