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屈原的《楚辞》中,“婵媛”又被赋予了眷恋故国的意蕴。湘夫人对湘君、屈原对郢都的深情和无尽怀念,都通过“婵媛”来表达。“女婵媛兮,为余太息。横流涕兮,潺湲。”湘夫人面对湘水东流,思及故人和故土,不禁泪如泉涌。“心婵媛而伤怀兮”,屈原也借此抒发他对楚国的哀思。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媛”字在古代文学作品中,不仅仅表示外在的美丽姿容,更承载了丰富的内心情感,蕴含了赞美、怀念等褒义的意味。它是古人寄托深沉感情的一种语言方式。
屈原本是楚国贵胄,他却不为权势利禄所迷惑。面对楚王的猜忌与政敌的谗言,他选择坚持理想,最终遭排斥,含泪离家。正是他对祖国深沉的热爱,让他在流放中写下感人至深的《九歌》与《九章》。
屈原那无法割舍的故土情怀,至今仍令无数后人动容共鸣。“婵媛”这一词汇的流传,正是这种豪气与热血的见证者。
三、“嫒”专指他人妻室,“媛”为笔误相承与“媛”相比,“嫒”是更为严谨的敬语,专门用来指称他人的妻子或女儿。它和“爱”字在古汉语中通用,都是一种敬意的表达。
“嫒”字由“女”和“矣”组成。“矣”字本意为“正”、“是”,融入了肯定和认同的意思。合在一起,“嫒”字即表达了对别人妻女的一种认可和礼让。
使用“嫒”字的场合也更为严格规范。它必须在对方家中尊长面前使用,比如拜访朋友家,不能直呼其女为某某,而要用“令嫒”来表示谦让,这在古代等级森严的社会中尤为重要。
然而历史上一些文人学士却错误地将“嫒”写成“媛”,这一笔误就这样在古籍中流传下来。我们今天在一些文学作品中见到的“令媛”,均是因为这种错误记录。
比如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其作品《聊斋志异》中,多次使用“令媛”来称呼他人女儿,这实际上是语义不当的。
这其中或许也有时代的原因。蒲松龄生活在清朝中后期,是一个变革和动荡的年代。西方文化已经渗透引入,社会结构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在这种环境下,一些古语渐被摒弃和更替,蒲松龄笔下的这些细微错误,恰好印证了这一历史趋势。
如果当年文人能坚持使用“令爱”作为正式写法,也许“媛”就不会在口语和书面语中都被滥用。这是一个偶然的历史转折,却影响了一个词汇的演变,使人们对其产生了误解。
四、现代社会中,敬语仍体现礼数在现代汉语里,不少古语已很少使用或变了读音。比如“名媛”读作第二声的情况很普遍,而按古音则应该是第一声。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正在渐渐遗忘这些汉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其实,语言和文字的变迁往往也反映着一个民族的历史命运。古代中国因为它特有的语言符号体系而在文化上得以高度发展,并极大地影响了周边国家。
而当今世界的商业化浪潮也正在冲淡一些民族的语言特色。各国语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朝英美语主导的方向靠拢——这既带来了交流的便利,也使我们失去了一些珍贵的语言文化标志。
因此,保护和传承本民族语言的传统内涵,使之不至于在商业文明的浪潮中丧失自我,是当前和未来需要努力的一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