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烷燃烧的化学表达式,甲烷燃烧化学方程式怎么写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1-04 09:19:38

;用排气法收集一试管氢气,用拇指堵住管口,移近火焰,松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表明氢气不纯,需要再收集,再检验,直到响声很小,才表明氢气纯净.如果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氢气,经检验不纯而需要再检验时,应该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一会儿,使试管内可能尚未熄灭的火焰因缺氧而熄灭(以防尚未熄灭的氢气火焰点燃氢气发生器里尚混有空气的氢气,使氢气发生器发生爆炸),然后才能再收集氢气(或另取一试管收集).收集好后,再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火焰再移开,看是否有"噗"声,直到试验表明氢气纯净为止.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氢气(或一氧化碳、甲烷的可燃性气体)的性质和用途、防范爆炸的措施、燃烧和爆炸实验"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氢气(或一氧化碳、甲烷的可燃性气体)的性质和用途及其验纯操作和现象、防范爆炸的措施"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的操作及现象,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从生产、生活、电视、报纸或网络中了解到相关信息等,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

值得一提的是:

1.不管是点燃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进行燃烧实验,还是利用它们进行其他实验,只要是使用这些气体都需要检验它们的纯度.

2.要特别注意灵活运用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相互联系(即性质

甲烷燃烧的化学表达式,甲烷燃烧化学方程式怎么写(17)

用途),根据它们之间的联系来相互分析、推断和解答有关的问题等,将会是事半功倍的.

22.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

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

【知识点的认识】常见能源的种类主要有:煤、石油、天然气、乙醇、氢能、太阳能、核能、风能、电能、化学能、水能、潮汐能和地热能等.

能源的分类有多种方式,分类标准不同,所分的类别也就不同.现主要有介绍以下4种:

1.按能源可再生性分类为:(1)可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有一些能源能够循环再生的,称之为可再生能源.例如,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2)不可再生能源.在自然界中,有些能源不能够循环再生的能源称之为不可再生能源(一旦被耗用后,不可能在数百年乃至数万年内再生).例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这是我们目前地球应用最广泛的能源.

2.按能源使用对环境的影响分类为:(1)清洁能源.在能源的使用过程中对环境不造成污染的,称之为清洁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海洋能、水能和地热能等.(2)非清洁能源.在能源的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有污染的,称之为非清洁能源.例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燃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将非清洁能源清洁化.人类使用能源的终极目标是无碳经济.

3.按能源加工程度分类为:(1)一次能源.在自然界中现存的、未经加工转换的直接获得的天然能源称之为一次能源.例如,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和核能等.(2)二次能源.由一次能源加工转换而成人们需要的另一种形式的能源产品称之为二次能源.例如,电力、煤气、蒸汽及各种石油制品等.

4.按人们对能源利用的科技程度分类为:(1)常规能源.已被人们广泛应用的能源称之为常规能源.例如,煤炭、石油、天然气和水力等.(2)新能源.尚未大规模商业应用,在技术、经济上进一步研究的、有前途的能源,称之为新能源.例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能、和核能等.有些发达国家也把核能列入常规能源.

【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环境污染、低碳生活、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对海洋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常见能源的名称、能源分类的标准及其相应类别的判别"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

【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从生产、生活、电视、报纸或网络中了解到相关信息等,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对于常见能源的名称,一定熟练地记住,书写时要准确,不可使用错别字.

2.我们所讲的"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都是对一次能源而言的,即只有对自然界中现成存在,可直接取用的能源来讲,才能说其是属于"可再生能源"或"不可再生能源".

3.常规能源和新能源的划分是相对的."常规"是通常使用的意思;而"新"的含义有两层:一是20世纪中叶以来才被利用;二是以前利用过,现在又有新的利用方式.它们本质的区别是利用时间有差异.当然,随着时间推移和科技的进步,现在的新能源会逐步成为常规能源.例如,石油在19世纪下半叶,是一种了不起的新能源,现在也是常规能源了.又如核能在发展中国家还算新能源,而在发达国家已看成是常规能源了.

3.还要注意"煤﹣煤气"、"核能﹣核电"、"波浪能、风能与潮汐能"的区别.例如,煤是一次能源,而煤气是经过加工的,是二次能源;又如,波浪能和风能来自于太阳,而潮汐能的形成却与月球的引力有关.

精选试题

一、我会选择(每小题3分,共42分)

1.下列燃料属纯净物的是( )

A.甲烷B.天然气C.石油D.煤

2.下列气体混合物,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H2 CO2B.CO O2C.H2 COD.CO N2

3.下列关于煤、石油、天然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从煤中获得焦炭、煤焦油、煤气等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B.都属于混合物

C.都是蕴藏量有限的、不可再生的能源

D.完全燃烧时对空气不会产生污染

4.下列化学变化的过程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A.高温煅烧石灰石B.高温下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C.白磷在空气中缓慢氧化D.加热高锰酸钾发生分解反应

5.安全警钟长鸣.为防患于未然,下列关于易燃易爆物品做法错误的是( )

A.易燃易爆物品不得和其它可燃物品混合贮存

B.载运易燃易爆物品的车辆,不得同时载客

C.存放易燃易爆物品地点应有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语和"严禁烟火"

D.不能夹带浓硫酸、浓硝酸乘车,因为它们属于易燃易爆物

6.洋洋同学,利用所学知识表演一个"魔术".他快速将燃着的火柴梗放进口中,立即闭嘴,做吞咽状.再取出火柴梗,火焰熄灭.让人看到火被吞咽下去似的,其灭火原理是( )

A.清除可燃物

B.降低火柴的着火点

C.隔绝空气

D.降低温度至火柴的着火点以下

7.发生火灾时,下列自救方法正确的是( )

①室内起火时,应立即打开门窗通风

②身上着火时,不要乱跑,可以就地打滚使火熄灭

③人在高层时,迅速跳楼逃离

④撤离时,可用水浇湿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快速离开.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8.成语"釜底抽薪"的本意包含着灭火的原理,下列灭火方法也依据这个原理的是( )

A.砍掉树木形成隔离带B.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C.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D.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

9.用嘴吹灭燃着的生日蜡烛,利用的主要灭火原理是( )

A.隔绝空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清除可燃物

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能源

B.可燃冰就是干冰,主要成分为CO2

C.乙醇是一种很好的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D.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

11.小董发现野营篝火的火焰很小,于是将木柴架空了一些,他这样做只要是为了( )

A.是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B.升高木柴的温度

C.降低木柴的温度D.方便添加木柴

12.关于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才能放出热量

B.物质的缓慢氧化均放出热量

C.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伴随着能量变化

D.人们使用化石燃料是利用它们燃烧产生的热量

13.煤气中添加少量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C2H5SH)可提示煤气是否泄漏.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可充分燃烧,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 9O2

甲烷燃烧的化学表达式,甲烷燃烧化学方程式怎么写(18)

4CO2 2X 6H2O.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X为SO2

B.乙硫醇由三种元素组成

C.乙硫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2g

D.乙硫醇不充分燃烧也可能产生CO

14.若6g某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3.6g水(只有这两种产物),则关于这种物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该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4:1

D.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1

二、我会填空(15小题每空1分,其他每空2分,共16分)

15.用化学用语表示:天然气的只要成分: ,导致温室效应的只要气体 ,煤的只要成分 ,标出甲烷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

16.某物质的着火点为t℃,图中该物质能燃烧的点是 ,不能燃烧的点是 ,燃烧得最旺的点是 .

甲烷燃烧的化学表达式,甲烷燃烧化学方程式怎么写(19)

17.有三瓶无色、无气味的气体A、B、C,它们分别是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点燃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在B、C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上有水珠出现,而在A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上没有水珠.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澄清石灰水,振荡,A、B杯内的石灰水变浑浊,C杯内没有变化.则A是 ,B是 ,C是 .

三、我会回答(每空2分,共34分)

18.合理运用燃烧与灭火的化学原理对保障生命财产安全非常重要.

(1)2013年12月广州建业大厦发生严重火灾.从燃烧条件分析,大厦内存放的大量鞋、纸箱等物品充当了 .

(2)高层建筑物通常设计了灭火用的洒水系统.从灭火原理分析,洒水的作用主要是 .

(3)分析下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①有人认为"物质的熔、沸点越高,着火点越高",该结论 (填"合理"或"不合理").

②已知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为500℃.利用如图装置,验证达到可燃物着火点是燃烧的条件之一,上表中可用于完成该实验的两种可燃物是 (填代号).

甲烷燃烧的化学表达式,甲烷燃烧化学方程式怎么写(20)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