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以前属于地级市吗,萧山以前属于什么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1-04 12:30:52

萧山并入杭州20年了,但是在很多萧山人心中,并不认为自己是杭州人,从官网介绍都可以看到,写的是浙江萧山,甚至中国萧山科技城。当然这个不认可是相互的,杭州人也看不惯萧山人,很多年前杭州市招人简章上写的都是本地人优先(萧山除外),字里行间都认为萧山“是绍兴人”。

Part1 萧山是有自傲的资本的

萧山本身是有自傲的资本的。80年代因为耕地匮乏,萧山本地人发生了围海造田运动,也就是目前好大一块大江东和萧山科技城。即使到了今日,那一仗也是振聋发聩。87年,萧山撤县设市,虽然托管单位在宁波和杭州之间不停变换,但是属于省直辖,硬实力上和绍兴称兄道弟。

萧山以前属于地级市吗,萧山以前属于什么(1)

那段时间,萧山的经济发展也是风光无两,GDP占杭州的1/2。杭州当时仍以旅游为主要收入来源,而萧山很早便制造钢构全面开花了, 万向、传化、荣盛,都是土生土长的巨头。

1. 萧山农民鲁冠球以4000元一个铁匠铺起家,最终发展成国内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1991年5月,鲁冠球成为美国《新闻周刊》封面人物,轰动世界。

2. 1994年“万向钱潮”在深圳证交所上市,成为萧山首家上市企业。2000年,杭萧钢构在上海证交所上市,成为国内钢构行业第一股。后来诸多企业争相上市,比如传化等。

Part2 萧山融杭艰难的二十年

96年-01年的萧山行政区划的变更,实际上是杭州发展遇到瓶颈,“跨江发展”的政策背景下提出的。

1. 96年,原属萧山市的西兴镇、长河镇、浦沿镇划入杭州市区,由西湖区托管,后成立杭州滨江区。

2. 01年,萧山撤市设区,行政级别高于县级,为副厅级,享有地级市经济权限。

本来是件普天同庆的好事,资源整合,但是这件正确的事情推进得过于迅速,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是政府雷厉风行的强压。萧山杭州关系感觉像成了竞争中的合作,相互看不上却又不得不绑在一起。但是两者的心态完全不一样。

1. 杭州认为,自己本身就是省会,萧山属于下设的区,凭什么和你商量着来。杭州老城区的优越感不同意杭州整个地区的资源再分配,认为所有行政功能必须保留在主城区。于是,可以看到01-10年,杭州在萧山区的规划基本为空,反而在武林那块地儿建设再建设。这必然招致了萧山本地人的不满。

2. 而萧山认为,杭州强要了萧山过来,却用萧山的资源大力建设杭州主城区,萧山成了“养子”,不停反哺“亲子”。可以说,目前滨江区东部的经济格局都是萧山第一批资本家打造起来的。更别提,大江东这块地儿是萧山祖辈一扁担一扁担挑出来的。萧山牺牲那么大,主城区却一直给萧山区贴着“暴发户、乡巴佬”的标签。

Part3 失去的二十年,名声所累,画地为牢

前10年的不理不睬也堵光了萧山的气运,目前萧山产业已不复当年。

萧山经济以制造出名,在90年初已经处于领先地位了。而过了20年,再看萧山产业,还是熟悉的哪几家,稳定背后其实是固步自封,没有突破。

制造业的产业转型是艰难的,甚至有可能失败,经济有可能停滞,在当时萧山经济蓬勃发展的时候,区政府也缺少了孤注一掷进行改革的决心和毅力。这个和老城区改造是一个道理,起点太高了,改造转型困难重重,只能眼睁睁看着新区一个个设立,蓬勃发展却无力回天。

当年,萧山科技城拒绝了阿里巴巴,很多人说是萧山急转直下的转折点。事后回想,没错。但是当时,萧山工业化蓬勃发展,自己的土地也是捉襟见肘,牺牲制造业换高新产业,这个决定难下,然后就是擦肩而过。只是谁也没想到,这个匆匆一别变成了错失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发展红利的10年。

萧山人的确有自傲的资本,本地乡镇企业一度引领了萧山的90年代风光。而荣光加持却慢慢变成了“傲慢”的气焰,本土企业抱团,外部产业难以融入,而产业转型却阵痛不断。时至今日,萧山仍然以传统产业为主。究竟是“名声所累”,还是“画地为牢”,谁也说不清,兜兜转转就到了今日。

短短10年时间,余杭就携手阿里给了萧山区当头棒喝。萧山多年引以为傲的工业优势,如今却成了自身前进创新的阻力。

好在时间是最好的良药,杭州与萧山的隔阂已经慢慢消融。借着亚运会的东风,萧山的钱江世纪城也必将闪耀舞台。在产业上,萧山痛定思痛,在城市转型和经济转型中探索良久,期待萧山的东山再起,成为杭州的“浦东”。

而萧山失去的二十年,只能骄傲地说一句“我是萧山人”,把苦咽下,展望未来!!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