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狼望月的典故,古人望月思乡的典故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1-04 19:51:03

月圆之夜,一匹孤狼站在悬崖之巅,仰头望月,发出阵阵哀鸣——这是电影和小说里经常出现的情节,也许是受此影响,许多人都认为,狼天生喜欢对着月亮嚎叫。

孤狼望月的典故,古人望月思乡的典故(1)

历史上一些关于狼的传说,也流传甚广,其中之一,是段凄美的爱情故事。

话说,狼有一位美丽的妻子,她是天上神仙的女儿,偷偷下凡来到人间,嫁给了狼,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可惜好景不长,下凡的事情被神仙发现了,他执意将女儿带走,拆散这段姻缘。狼悲痛万分,分别时,狼的妻子告诉他:月圆之夜就会回到他身边。于是每个月圆时分,狼都会站在山峰上,发出一声声嚎叫,深情地呼唤妻子归来。

另一个传说提到,狼的祖先住在月亮之上,狼对月长嚎,是在跟祖先“交流”,就像人类在祈祷或者拜神。

关于狼人的影视作品,也很深入人心。变身桥段更是必不可少的元素:狼人在满月之时望向月亮,就会从人的模样变成活生生的狼。这种创意想必也是从狼和月亮的种种传说中演变而来。

生活在自然界中的狼,是否也像传说中那样,总是对着月亮“高歌”呢?

其实,狼和月亮的关联,是一种误解。狼的嚎叫是出于自身的实际需求,是一种主动的、有计划地行为。

一项科学实验表明,狼的嚎叫是用于联系重要的同伴。当狼群中有狼离开超过20分钟时,狼群就会发出嚎叫,如果离开的是头狼,则嚎叫声最多。当某一只狼的配偶离开时,这只狼也比平时叫得更多。这种“野性的呼唤”,同时也反映了狼群的社会关系。嚎叫可以被看做狼的语言,用于交流互动、传递信息,既可以用嚎叫在捕猎前后召集自己的同伴,也可以向竞争者威吓,捍卫自己的地盘。

孤狼望月的典故,古人望月思乡的典故(2)

我们在影视作品中听到的狼叫声似乎没有什么不同。实际上,每只狼都有自己独特的“音色”,这种独特性可以作为每只狼在狼群中的身份标识。

孤狼望月的典故,古人望月思乡的典故(3)

既然狼没有受到月亮的感召,那么,为什么人们喜欢把二者联系起来呢?

其实很简单,狼生活在荒漠、草原、森林地区,并喜欢在夜间隐秘活动。在没有月亮的夜晚,漆黑一片,就算听得见狼叫,人们也几乎很难看到狼。只有在皓月当空时,人们才能借着月光看到狼的影子,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狼喜欢对月长啸的印象,也就有了狼和月亮的各种神秘传说。

鸵鸟:遇到危险,我没那么怂

人们对动物的误解不止于狼,鸵鸟也常常“中枪”。

在圣经《旧约》中,鸵鸟被当作愚蠢的象征:“鸵鸟的翅膀欢然扇展,岂是显慈爱的翎毛和羽毛吗?……因为上帝使它没有智慧,也未将悟性赐给它。它几时挺身展开翅膀,就嗤笑马和骑马的人。”

孤狼望月的典故,古人望月思乡的典故(4)

首页 12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