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尼娜和厄尔尼诺区别,拉尼娜和厄尔尼诺哪个危害大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1-08 01:45:25

拉尼娜和厄尔尼诺区别,拉尼娜和厄尔尼诺哪个危害大(13)

统计表明,多数厄尔尼诺影响年,我国易出现南北两条多雨带,其中南方多雨带主要位于长江流域,有时范围大些,可以覆盖淮河流域;北方多雨带多位于华北至东北,但北方多雨带的南北位置和强度,不如南方多雨带稳定。换句话说,就是有的厄尔尼诺影响年,北方雨带不怎么明显,有些雨带在华北北部至东北北部,有些则位于东北南部。这样,在厄尔尼诺影响年,长江流域—特别是长江中下游易发生洪涝。拉尼娜与我国降水和旱涝的对应关系,远不如厄尔尼诺影响年明显,更不是厄尔尼诺事件影响的反相展现,这一点,在后文中再结合本次拉尼娜事件作解释。

气候系统是及其复杂的,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虽然对我国气候和旱涝有重要影响,但其作用目前也有被明显夸大和妖魔化倾向,似乎所有异常现象都归结于厄尔尼诺和拉尼娜,这是不正确、不全面和不科学的。

值得注意的是,副高自身就有强弱阶段性变化,厄尔尼诺只是促使其加强的重要原因之一,不是唯一因子。此外,副高偏强虽有利我国降雨偏多,也要有北方冷空气的配合才行。

拉尼娜和厄尔尼诺区别,拉尼娜和厄尔尼诺哪个危害大(14)

纵观大气—海洋系统,即便只观察这两圈,能量在海洋与大气之间传递和转换,既有显而易见的显热交换,还有更为重要的潜热交换。大气和海洋都是流体,能将能量转移到非常遥远的地方。举例来说,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西欧的荷兰与我国最北端黑龙江漠河纬度大致相同,1月份两地气温相差20摄氏度之上。海洋还有储存能量的功能,使得冬季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异常的能量,通过海洋水平洋流及垂直运动与能量交换,将能量转移和延后“支付”给大气,可能造成北半球夏季气候的异常与旱涝的频发。

已有研究表明,大气对海洋的影响,要滞后至少3—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厄尔尼诺事件即便结束,其影响仍可持续至少1—2个季度。

我国夏季降水受西北太平洋副高影响,而中高纬度西风带环流带来的冷空气、与印度洋及孟加拉湾相关的西南季风、青藏高原的热力作用、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等,对我国旱涝也都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北大西洋呵呵北冰洋等,对西风带高空大气环流和影响我国的冷空气的活动,都有重要作用。此外,西北太平洋台风活动虽与厄尔尼诺有较大关系,但南半球越过赤道的气流等影响作用也贡献很大,不容忽视。

总之,厄尔尼诺/拉尼娜,不是影响我国旱涝的唯一因子,甚至有时连最重要的因子都算不上—每一个厄尔尼诺年,在共性之上,个性与差异都很明显,我国旱涝分布并不完全相同。

▌本文来源:科普进行时

请猛戳右边二维码

中国气象科普

qxkpw2014

上一页1234末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