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过春笋才知春之味”,春笋肉质鲜嫩、味道清新,有“素食第一品”的美誉,是春季最受欢迎的食物之一。烟台市疾控中心专家带您解锁笋的鲜味“密码”,了解笋的营养价值与食用禁忌。
春笋被称为春天的“菜王”,无论凉拌、煎炒还是熬汤,都鲜嫩清香。既可与鱼、肉、禽、蛋等食材合烹,也可与豆制品、叶菜合烧,如春笋炖鸡、鲫鱼春笋汤、笋炒肉、笋煮豆腐等,可谓是荤素百搭。
如何挑选笋?
拔出后的笋,会发生木质化反应,笋的含水量下降,营养成分也会减少,笋体开始变硬,口感也会变差。所以,挑笋时要记住以下几点:
1、看笋节,笋节和笋节之间距离越近的越好。
2、看颜色,颜色越浅的笋口感越嫩,最好挑选白色和黄色的为好。
3、看外形,笋肉多不多,就要看外形。根部比较大,尖部比较小的竹笋比较鲜嫩,吃起来也脆甜。
4、看水分,用指甲掐一下笋,如果有很清晰的印迹,说明水分充足,竹笋比较鲜嫩。如果掐不出印迹,说明笋的纤维化比较严重,水分较少,口感不好。
此外,笋买回来,为了留住笋的清香,要等到烹调前再剥。此外,最好将笋捂紧,放在阴凉干燥处或者冷藏,避免日晒。
笋有哪些营养价值?
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C、B1、B2等,其维生素和胡萝卜素的含量比一般蔬菜含量高。而且竹笋的蛋白质比较优越,人体必需的赖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以及在蛋白质代谢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的谷氨酸和有维持蛋白质构型作用的胱氨酸,都有一定的含量,可谓是优良的“保健”蔬菜。
笋还富含粗纤维,进入胃肠道的纤维素能帮助消化、促进肠道蠕动,防治便秘,有预防大肠癌的功效。
春笋虽美味,食用需适量!
笋虽味美,但过犹不及。正是因为笋所富含的大量粗纤维、草酸和鞣酸这类难溶性物质,食用过量极易损伤胃肠黏膜,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腹胀、反酸、嗳气等不适。轻者出现腹痛、消化性溃疡,重者可能出现胃出血、穿孔等。
哪些人群应该少食笋?
1、有胃肠道疾病者
笋性寒,且含有丰富的粗纤维,大量食用后很难消化,容易加重胃肠负担,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肝硬化、胃炎、消化道出血等患者极为不利。
2、过敏体质者
笋属于发物,是过敏人群的禁忌,患有哮喘、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等的人群不宜吃笋。
3、结石患者
笋里含有较多的草酸,草酸易与钙结合形成草酸钙,结石病人食用笋会使病情加重。
4、老年人、儿童和大病初愈者
老年人肠胃虚弱,多吃竹笋会增加胃肠负担;儿童肠胃娇嫩,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消化能力不足,过量食用易引起消化不良;大病初愈者,由于消化功能未完全恢复,也应尽量少吃笋。
温馨提示:
即使身体健康的人也不宜过多食用笋,每人每餐最好不要超过半根。为了避免草酸对人体的伤害,吃之前应在沸水中焯5-10分钟,这样可以去掉笋中的涩味和部分草酸。
责任编辑:高涵
审校:赵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