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兰古城、茶马古道是一片古老神秘的文明遗址。楼兰古国是中国西部的一个古代小国,这是一个具有辉煌历史、充满神秘色彩的民族。公元448年楼兰国被北魏所灭消失在了历史之中,楼兰国前后共经历了600余年的历史。虽然,楼兰已经成为历史,但是楼兰文化的生命并没有从此结束,反而在唐朝诗人的笔下获得了新生。
楼兰在唐诗之中是一个特殊的意象,一方面它代表的是汉朝时期中国西部的一个具有神秘主义色彩的小国家,另一方面它代表的是唐代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和决心。唐朝边塞诗是令人心灵震动的文学,每个诗人都充满热情,对于世事满腔热血,他们是行动派,随时做好了冲锋陷阵的准备。尤其是盛唐时期的诗人,他们敢于承担责任,密切关注现实民生。楼兰在盛唐诗人心中是一个神圣的意象,如李白的"挥斥斩楼兰,弯弓射贤王",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明赦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岑参的"吹之一曲犹未了,愁*楼兰征戍儿"(《胡茄歌送颜真卿使赴河陇》),杜甫的"卢绾须征日,楼兰要斩时。"(《暮冬送苏四郎徯兵曹适桂州》),都流露出一种令人热血沸腾的豪迈。在这里,楼兰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意象,不仅仅是历史上的楼兰,它代表的是一种气象,一种渴望建功立业的豪迈之情。
楼兰是西汉历史上出现的一个小国,代表着一个王朝的鼎盛和衰败,但是这个小国穿越几个王朝在唐诗中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对于汉朝盛世的推崇汉代和唐代是我国历史上两个非常强大的王朝,唐朝作为汉朝之后出现的王朝,对于汉代的追忆并不是个人情结,而是弥漫在整个时代中诗人的理性思考中。对于汉朝的发自内心的崇拜,使得整个唐诗中昂扬着奋勇前进的力量。唐代的诗人在写到汉代人物的时候,不仅仅是在寻找一种素材而是在寻找一种历史精神。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中楼兰已经被完美的融入其中,我们甚至可以感受到一股将要喷薄而出的汉家气象,一种无与伦比的昂扬斗志和豪迈之情。"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寒下曲六首之一》)诗人深夜还抱着玉鞍睡觉,以便随时可以应战,*到边疆楼兰去,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如虹气概!可以说,边塞诗人在创作诗歌的时候,更多的是在抒发一种浓郁的汉家情结,把汉代作为一个汲取精神财富的宝库,以汉家恢弘的气概来表达自己内心豪迈的气概!
2、对于功成名就的渴望"楼兰"代表的是诗人对于功成名就和封侯受赏的渴望。学而优则仕,是中国古代文人的传统,唐朝文人尤其如此。唐朝开国初期分封的功臣让很多出生贫寒的人第一次有了进入仕途的通行证,他们强烈的渴望能够走上高层,渴望建功立业,进而成为国家的股肱之臣。诗仙李白在诗歌中常常流露出渴望投笔从戎、参加到行伍之列的愿望,其诗歌中很多都是通过描写血雨腥风的战争,展示自己立功边塞、报国建业的壮志。如"弯弓若转月,白雁落云端。双双掉鞭行,游猎向楼兰。"(李白《幽州胡马客歌》)李白亲眼看到安禄山秣马厉兵,形势已经非常危急,但是自己却无能为力,只能寄情于诗歌,渴望自己能够挥鞭策马建功立业!"画角悲海月,征衣卷天霜。挥刃斩楼兰,弯弓射贤王。"(李白《出自蓟北门行》)诗风雄奇豪放,想象力丰富,渴望自己建功立业,用挥刀斩楼兰的力量,表达建功立业的勇气!
3、对战争评价的取向楼兰在盛唐诗歌中很大部分代表是的战争,唐朝的诗人对战争功劳的归属有较为清醒的认识,他们能够在评价战争的时候考虑到各方的利益,也能够将悲悯的目光投向战争中的战败者。多数诗人能够从前代战争中汲取其长,来弥补自己的短处。如"胡瓶落膊紫薄汗,碎叶城西秋月团。明敕星驰封宝剑,辞君一夜取楼兰。"(王昌龄《从军行七首之六》),诗人大力赞美一夜取楼兰战士的英勇,希望展现出自己超越古人功绩的抱负"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阳鸟南飞夜,阴山北地寒。汉家征戍客,年岁在楼兰。"中诗人看到了苦寒之地现实的残酷和戍边生活的艰苦。这些都是盛唐诗人用自己开阔的眼界,权衡战争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多方位、多角度地对于战争进行全面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