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大了,
爬两步楼梯就喘得不行,
提个重物觉得费劲……”
“婆婆原是广场舞的领舞,
上周一个转身的动作就把腰给扭伤了,
现在还在家里躺着……”。
随着年龄的增长,
人体骨质开始流失,
骨头也变“脆”了,
腰酸背痛、骨折等现象
发生在中老年人身上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一直在补钙,为何骨骼仍缺钙?
2016年《中国中老年健康状况白皮书》把骨骼健康、心血管健康、认知健康列为威胁中老年人的三大疾病。
骨量流失则是不可避免的衰老过程,人体一般在30岁左右会达到一生中的骨量峰值,随后随着年龄的增长,骨量逐渐流失。
在30岁之前需要增强储蓄意识,提高骨量峰值;30岁之后就要及早的补充足够的钙质,避免骨质流失过快导致骨质疏松等问题。
你补的钙,真的都进入骨骼了吗?
补钙的现象虽然普遍,但现状却并不乐观——
2018年《中国居民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我国50岁以上人群的主要健康问题,患病率达到19.2%,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问题尤为严重,患病率达到32.1%。
为什么国民常年补钙,骨质疏松状况依旧严峻?
研究发现,钙进入人体后从小肠吸收进入血液,血液中的钙容易“迷路”,其沉积具有随意性。
除了骨骼和牙齿等人体所需的部位,这些钙也会错误地沉积在心脑血管、肾脏、关节软骨等其他器官和组织,造成器官钙化和功能衰退。例如钙沉积在血管,不但骨质疏松没有得到缓解,还容易造成血管钙化,进而引发动脉硬化、冠心病等心血管问题。
维生素K2,让钙真正补进骨骼里
钙进入人体后,在维生素D3的帮助下,从小肠吸收进入血液。要让血液中的钙不“迷路”,精准进入骨骼,需要维生素K2的引领。
维生素K2可以有效激活基质谷氨酸和骨钙素两个蛋白,既减少血液中的钙向血管等软组织沉积,又能抓住这些钙向骨骼“精准迁移”,促进骨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