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囧妈》之后,又一部院线新片《大赢家》在网络平台上线。
电影挺有意思,认真严谨的“劫匪”把抢银行演习“假戏真做”,闹出不少笑料,明里暗里不乏对“走过场”形式主义作风的嘲讽,还冷不丁给你个反转,活生生把喜剧片拍出犯罪悬疑的感觉,果断要给个好评啊!
然而,当我兴冲冲地准备去豆瓣打分的时候,突然瞥见一条惹眼的热评:“一分钟就看出来是翻拍韩国电影”。
哇,一分钟只演到男主角被领导批评,还没说要抢银行呢,您这都能看出来是翻拍,真是见多识广,在下佩服!
之前我真不知道《大赢家》是翻拍,只看到在结尾字幕的第一行明确写着“改编自《永不结束的游戏》,原著都井邦彦”。仔细查过才知,原来这是一部1991年的日本电影,改编自都井邦彦的同名小说,而很多人口中的“韩国原版”,即2007年的韩国电影《率性而活》同样是这部日本电影的翻拍。
1991年《永不结束的游戏》2007年《率性而活》2020年《大赢家》
由于《永不结束的游戏》年代太过久远,而且没有汉化版本,暂不做讨论。既然同是翻拍,韩版《率性而活》和国产《大赢家》难免被比较的命运。目前,《率性而活》的豆瓣评分高达8.3,而《大赢家》只有6.8。
难道《大赢家》跟去年那部《“大”人物》一样,只是前作的平庸复刻?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点开了《率性而活》,看完之后才敢笃定地说,这两部电影其实走的是不同的改编路线,各有千秋,或许《大赢家》在很多细节上不甚完美,但整体并不比韩版差多少。
主角身份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有评论指出,《大赢家》只是将主角的身份从警察改成了银行职员,没有多大意义,为了给银行职员增加点武力值证明,还特意强调他是退伍老兵,远不如原来的警察身份简单自然。
但我认为并非如此,这一点身份的改动至关重要,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首先,主角身份变动直接改变了“劫匪”和“人质”的现实关系,让反抗或配合都有理有据。
如果是警察变“劫匪”,他面对的更多是素昧谋面的陌生民众,他们的反应更接近于吃瓜群众凑个热闹的心态,就像电影中恰好去银行办业务的客户。
如果是银行职员变“劫匪”,他要“恶意相向”的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同事,是平时漠视他排挤他的同事。因为太过熟悉,同事们根本不会认真配合,态度也十分轻蔑。
所以在《大赢家》中,女同事只顾打电话约牙医而完全不理会“劫匪”的要求,甚至敢直接扇他一巴掌,把“劫匪”都打到流鼻血。而在韩版中,女职员的激烈反抗就显得有些突兀。
这一身份也为柳岩饰演的同事暗里配合埋下伏笔,反观韩版那位积极配合到最后的女职员,则完全成为“斯德哥尔摩症候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