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美国人为了过日子欠了不少债,后来又打了4年的南北战争,这欠款就更多了。一边要辛辛苦苦把日子朝好的方向过,另一边还要节衣缩食攒钱还债,这种滋味感同身受的人应该有大把。那时的美国政府就像每一个负债累累的人一样在绝望中煎熬,在绝望中等待翻身的机会。这个机会后来等到了,那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战的大戏主要在欧洲大陆及其附近海域上演,是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法国、英国、俄罗斯一起对付德国、奥匈帝国和奥斯曼帝国。这场战争原本跟美国没多大关系,美国人开始也没本事去掺和,然后事后盘点一下就发现,美国人全程深度参与了整场大战,而且到了战争的最后一年,翻了身的美国直接对德国宣战。
战争打响就是启动了一台粉碎机,世界级大战启动的是一台超大型号的粉碎机,不仅粉碎人命也粉碎金钱。因为整体防御能力大于进攻能力的缘故,一战的粉碎过程是沉闷和痛苦的,即使拍成电影也会让人感觉非常不适,壕沟、铁丝网、泥浆等等实在很难体会到没多少暴力美学的东西。
(一战中战壕里的伤兵)
粉碎机运转了一段时间后,参战的各方有了吃力的感觉,因为自家制造帐篷、汽车或大炮的能力已经满足不了前线的需求,让粉碎机空转那就太没面子了,于是各参战国不谋而合地向自称中立的美国大肆采购,欧洲的黄金就以货款的形式被运到了美国。随着战争的破坏,参战各方的生产能力被进一步削弱,它们就更加依赖美国货来维持战争。
俗话说得好: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仗打着打着,曾经的列强们都逐渐捉襟见肘,他们不得不找美国借钱。找美国人借钱也挺有意思:约定了利息刨掉手续费,到手的钱还没捂热,又找美国人买了物资。4年战争玩下来,美国不但还清了先前的债务,还摇身一变成了债主,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英国、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等都欠着美国几亿到几十亿不等,尤其是英国,战前美国欠它30亿美元,战后它反欠了美国47亿。
整个一战期间,大洋彼岸的欧洲每天红着眼举着钞票要这要那,可忙坏了美国的资本家们,他们纷纷投资建厂扩大生产,各种专供欧洲市场的企业纷纷出现,出厂的产品有武器、帐篷、靴子、巧克力、罐头等等。这每一样商品都有上游的原料供应,也有下游的仓储运输,所以欧洲市场的庞大战时需求,让美国的制造业变得异常繁荣。
我们常说战争中没有赢家,但是美国就是一战的最大赢家,不但赚到钱还了债,而且身价倍增,直接空降到了第一世界俱乐部,俱乐部的其它成员还得低下高傲的头颅按月给它还款。于是丰收的喜悦开始在美利坚的国土上蔓延,上到华盛顿的政客下到新泽西的农场主,都自信地认为这种繁荣只是要开始,它的持续时间会非常久,到底有多久谁也说不清楚。
(大萧条时期给失业者的免费咖啡)
话说当时流入美国的资金大多数并不在政府手里,当然更不可能在工薪阶层的手里,而是到了那些有工厂有企业的资本家手里。手握大量的闲钱会让当事人心里更踏实吗?有一句话说的好:资本最怕的就是被闲置。在资产增值的*驱使下,资本家们想方设法找项目投资,钱不出意外地进了制造业、股市和楼市。
资本家们的大量投资催生了更多的工厂,更多的商品源源不断地下了产线;房地产一片繁荣,楼价屡创新高;股市也一路向上,股民账户里的钱一天一个数。可是有一个非常客观的现实不能被忽略,一战结束后的将近10年时间里,普通美国民众并没有比过去更富有,一战的红利被有钱人吃肉喝汤,跟他们打工者关系不大。这也就意味着美国人民的购买力并不强,没有能力消耗仓库里的商品。
按照一般的商业逻辑,过剩的商品应该被及时出口,卖给那些有消费能力的国家,可惜原本有消费能力的欧洲刚经历过战争的破坏,它们还都指望自家商品出口到美国赚钱!于是资本主义世界都盯着美国,期待它那儿出现一个庞大的消费市场来挽救大伙儿,否则商品积压工厂关闭的现象迟早要出现。在这种时候,华尔街那些聪明的银行家们找到了突破口。
银行家们的解决办法很简单:大家不是没钱花吗,我们借钱给你们消费。这些人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优惠贷款和分期贷款,让一切变成了可能。掏几十块首付就能开一辆汽车回家,掏个手续费就可以开户炒股,本金全靠借;掏几百美元就能搬进一套新房子,其它的费用从长计议。在经济繁荣货币贬值的时代,谁贷款早谁贷款多谁就是赚到,这个理论至今还被我们身边的人奉为圭臬。
(大萧条时期挤兑银行)
华尔街的这套操作刺激了消费,各行各业一片热火朝天,大家都相信繁荣没有期限,如果非要给个期限,那一定是一万年。可是借来的钱是有利息的,借的多还的也多,而且借来的钱有还款日,日子到了债主就会上门。每一个贷款消费的美国人心里都有一个拷问灵魂的问题:我那可怜的薪水能还得上那些贷款吗?
这种担忧转助长了投机性的短线投资,越来越多的人把借来的钱用于炒楼和炒股,股市因为大量的资金进入而一片红火。在股价上涨阶段,一买一卖到手的就是利润,这是普通消费者最容易上手的致富手段。在全民投机的风气下,当时的股市和证券市场异常火爆,慢慢就偏离了美国经济的真实情况。
当股市价格远远超过经济的真实状况时,所有人都紧张的要命,大家都在废寝忘食小心翼翼地玩火,每个人都知道局势很危险,但是没几个人会在出事前主动离场,毕竟多待一天就有多待一天的好处,所谓富贵险中求嘛。当股市泡沫膨胀到了危险的边缘,任何一单大笔交易或者一起谣言都会引发雪崩一般的连锁反应。
连锁反应发生于1929年10月24号,那一天被称作是“黑色的星期四”,美国股市开启了*模式。曾经被华尔街的金融家、华盛顿的政客以及无数股民一起吹大的泡沫终于破了,碎的像烟花一样彻底和无助。每个人都争先恐后挤进交易大厅,想以最快的速度割肉退场,股票市场呈现出了韭菜才有的绿色。这种时候任何买进都意味着亏本,所以股市只有卖家没有买家。
(大萧条时期失业者排队领免费午餐)
如果某个资本家拿着企业的流动资金炒了股,那么他的企业可能就因此而*。如果一个普通的中产阶层拿着全部积蓄炒了股,那么这家伙基本上就玩完了,以后得靠借钱度日。如果一个人用借来的钱炒股,那他就彻底*了,识相的可以早点搬出家门、锁上轿车去流浪,因为那些东西不久都会被银行查封,早点出门或许能在公园里占个好位置。
股市崩盘后,华尔街的精英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收回那海量的贷款。当听说银行的贷款收不回来的时候,民众扎堆跑到银行挤兑,试图在银行停业之前取出自己的血汗钱,而银行只能在发完最后一张钞票后宣布*。在整个大萧条的4年时间里,全美国*的银行超过了6000家。
繁忙的流水线终于停止了运转,仓库堆积的成品再也卖不出去;流水线不再制造商品,却制造了大量的失业工人。失业意味着彻底失去消费能力,进一步加剧了工厂*,这种残酷的现实迫使资本家们缩减投资,于是工业的整体规模进一步缩减,失业人口继续增加。失业者们聚集在公园的长椅上,躺在马路边上,眼神空洞饥肠辘辘。近代史上第一次大萧条就没有防备地出现了。
美国的消费市场崩了,不但让美国的企业停了工,也打击了依赖美国市场的出口型国家,比如当时的德国、英国、法国和日本,它们的流水线也停了,失业者同样魂不守舍地像幽灵一样到处游荡。当时美国政府为了将有限的消费力留在本国,给外来商品征收了高额的关税,把进口货挡在国门之外,这就进一步加剧了欧洲各国的危机。
(大萧条时期的失业者)
再说当时的德国、法国、英国还都欠着美国的钱,这些国家的经济不好吓的债主爸爸立刻讨债,或者收回在当地的投资,导致这些国家的资本严重外流,工业进一步萎缩衰落,失业人口持续增多。这场发源于美国的经济危机就成功地传染到了欧洲。
就在欧洲和北美哀鸿遍野的时候,苏联人民的日子却毫无波澜,他们的表现可以用不动如山来形容。为什么这场危机会小心翼翼地绕过苏联呢?当时的苏联是个集权国家,一切的生产和制造都按政府计划进行,不会交给资本家和市场任性胡来,所以商品不但没有过剩反而经常短缺,老百姓手里也没几个钱,更没有分期消费这回事儿。
欧洲人和美国人一看苏联这个情况,立马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中不可自拔:穷虽然惨,但总比既穷又被人追债要强。倒了霉的西方人终于意识到了政府的作用,虽然不希望政府像苏联那样衣食住行全部一把抓,但也不能像现在这样放任自流啥都不管啊,以为市场那只无形的手可以自动调节一切,结果闹出了这么大的灾难。
这场传染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危机持续了4年,4年后悲惨度日的西方人呼吁政府要加强管理,要彻底废除过去放任自由的方式,把资本家和银行家们关进笼子里。在这种呼吁下,美国总统换成了罗斯福,他用铁腕手段推动了他的改革措施,既发补贴又发福利,大兴土木雇佣无业游民,加强对生产和金融行业的控制和管理,美国经济逐渐稳定和复苏。这一系列操作江湖人称“罗斯福新政”。
(美国第32任总统罗斯福)
当然并不是每个国家都像美国那样幸运,比如德国就不是。在当时德国人民的迫切期待下,希特勒被选为国家的一把手,后来他觉得“总理”不够霸气干脆自封为“元首”。元首玩的是控制力地球最强的法西斯主义,德国算是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同样走极端道路的还有意大利和日本,它们都被自由放任吓得不轻。
大萧条结束后大概过了6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发起人就是当年走了极端路线的德国、意大利和日本这哥仨儿,所以要是追溯二战爆发的根源,还是跟美国这场大萧条有关系。二战的破坏力更强破坏范围更广,可是美国再一次发了大财,彻底变成了世界最强,玩起了中度霸权主义,这种格局一直被保持到了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