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从历史学到的唯一的教训,就是人类没有从历史中吸取任何教训。
——黑格尔
以史为鉴,可以明当今,历史从来不会重演,但总会重复着相同的韵律。
一、1929年那场惊心动魄的全球经济危机
1920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首次经济危机,但它很短暂,短到许多人并没有特别切实的感受。
二十世纪20年代,世界的主角是且只是美国。
美国可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大赢家,它在战争中大发横财,再加新技术革命的应用及庞大的出口,使其1929年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的比重已达48.5%,超过了当时英、法、德三国所占比重总和。
其时,美国政府主要以“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为主,主张让自由市场自行其道地运作,政府对于经济活动的干预越少,将使经济运作更有效率,美国经济形势一片大好。交通、矿产、建筑业扩展迅速,电器、汽车制造业猛然倔起,汽车、电器设备、家庭机械、加工食品和成衣开始进人家庭,给不少美国人的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舒适。
当时的美国总统柯立芝称,美国人民已达到了“人类历史上罕见的幸福境界”,这段时间又被称为“柯立芝繁荣时代”。
美国到处都在热议消费升级,消费金融也随之兴起,美国人手数张信用卡,分期付款举国流行,都市霓虹灯如无尽丛林,巨幅海报上,女郎用美色诱惑和鼓动每个家庭最好买两辆车。
整个国家的主题就是撒币,虽然国内债务繁杂,但1925年至1928年,美国海外投资年均11亿美元,相当于今天的千亿美元。
世界新贵暴发户美国就像开了挂般,蒙眼狂奔。
而蒙住美国双眼使其获得超能力的就是金融,在股票、债券等金融工具的加持下,美国经济实现了令人咂舌的增长,从1923年开始,一连6年,美国每年生产率增长高达4%,这种复利式的连续增长,史上罕见。
这是一段由无数经济泡沫创造的资本主义经济史上的奇迹,但整个美国只看到了金钱、享乐与富足,压根就没有意识到什么泡沫,所有人都在盛赞“厉害了,Word国!”。
在金融令人眼花缭乱的赚钱招数,神奇的杠杆效应之下,让更多人看到了原来赚钱可以躺着,不用辛勤劳动就能一夜暴富,于是,发财致富成了全社会最一致的梦想,而手段就是投机。
但是,当社会一旦金融发达,投机盛行,整体的道德水平就会直线下滑,所谓的道德被人们抛到脑后,只要发财,可以不问出处,财富的多少成了评判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甚至有组织的犯罪在那时候泛滥成灾。人们开始了盲目地赚钱,赚“快”钱,赚更多的钱,追逐变富裕,变得更富裕......
财富来得太容易,享乐主义便会盛行,斯宾塞的进化论和詹姆斯的实用主义哲学在美国大行其道,很多人终日陷入纸醉金迷无法自拔。
贪婪、浮躁、投机成了那个时代的代名词,以至于后来的美国历史学家为其下的定义是精神上的“饥饿时代”或“疯狂的20年代”。
坤鹏论建议你在读完这篇文章后,可以找《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电影看看,它展现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上流社会纸醉金迷、内心空虚的生活。
毫不夸张地说,20年代,财富女神将全部的爱眷顾给了自由女神庇护下的美国人,把世间最丰厚的财富宝藏慷慨地向美国人敞开。
一切都是鲜花着锦,烈火烹油,充满了美好和希冀。
从美国总统到大学教授,到福特汽车的总裁,再到普通老百姓,没有人不觉得大家遇到了一个伟大的时代,胡佛总统说:“我们正处在对贫困战争决定性胜利的前夜,贫民窟即将从美国消失。”
自古至今,只要金融发达,房地产必火,不分时代,不分国界,坤鹏论认为,这主要是在衣食住行这四个人类基本需求中,房子是其中最具资产属性和金融属性的一个。
无法确定从何时起,人们开始相信佛罗里达半岛的房产一定会升值,这个度假圣地摇身变成了投机天堂。
1923年~1925年,佛罗里达的地价升值了5~6倍,开始资金争夺的对象只在棕榈海滩,后来迅速蔓延至整个佛罗里达州,那时候美国炒房的杠杆是十倍。
当时人口只有7.5万人的迈阿密市,却有2.5万房产经纪人,2000多家地产公司,全市的口头禅是“今天不买,明天就买不到了!”
小知识
目前,迈阿密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第二大城市,是美国人口最为稠密的城市之一,美国东南部最大的都市圈,也是全美第四大都市圈。
2009年,迈阿密还被瑞士联合银行评为美国最富裕城市和全球第五富裕城市。
前段时间,坤鹏论看到一个数据,是美国200年来的投资排行,房地产排在第二,第一是股票。
当一个国家金融泛滥,投机横行,炒房成风,必然实业凋零。
能躺着赚钱,谁还站着劳动呢!
可以说,国家经济能不能健康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国民投机意识的占比。
作为那个年代实业的代表,美国农业一直一蹶不振,农村购买力不足,1929年,农场主的收入只占国民收入的8.8%,几乎只有1919年的一半,农场主纷纷*。
美国工业增长呈现了极端的不均衡,增长主要集中在受资本青睐的新兴工业部门,而像采矿、造船、纺织、皮革等行业不是开工不足,就是出现减产危机,大批工人失业。
由于资本的参与,兼并开始盛行,美国的产业资本主义转向金融资本主义,大量“托拉斯”出现,一些少数持股者可以控制分布广泛的众多公司,一些公司通过控股来掩饰自己的真实财务状况,社会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据数据统计,当时全美最大的16家财阀控制了整个国家GDP的53%,全国三分之一的国民收入被占人口5%的最富有者占据。
而约60%的美国家庭挣扎在温饱线——2000美元/年,甚至约有21%的家庭年收入不足1000美元。
1926年9月18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台风卷走了迈阿密数千栋房子,这个巨大的利空,让佛罗里达州的房地产骤然下跌。
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楼市泡沫的破灭,与房地产相关的钢材,水泥,混凝土,玻璃,家电,装修等行业也开始被冷风吹,由于大量的房子都是在高价时通过金融杠杆买入的,人们违约时毫无心理负担,但是却把危机之火烧到了银行。
1926年,美国经济开始出现疲态,工业指数连续下滑。
畸形的繁荣往往最脆弱,经不起折腾。
1927年初,英法德三国央行行长访美,他们的目的就是游说美联储放松银根,降低利率,再直白地讲,就是多印美元。
这三个国家此举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
还是一战惹的祸。
一战最重要的结果并不是欧洲损失了多少财富,而是从根本上改变了欧洲的性质,英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但战争结束后,英国黄金储备仅剩1.17亿英磅(约为6亿美元),在当时的金本位下,谁黄金多,谁是老大,于是美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一战期间,美国物价增幅始终控制在5%左右,国民收入较战前增加一倍,黄金储备占全球44%,出口也不再限于工业原材料,而是扩大到了钢铁、汽车、造船等产业,1916年,美国出口总额达到43亿美元,贸易顺差20亿美元,增加了近4倍。
曾经,英磅是世界上最硬的硬通货,伦敦银行系统也是全球资金运转中心,一场战争后,全变了,美国成了全世界的债主,是世界最大的债权国,约有欧洲债券130多亿美元。
随着一战一起消亡的还是通行了约100年国际金本位货币体系,整个世界只有美国还能维持金本位,尽管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企图恢复金本位制,但金子都跑到人家美国了,基础没了,这个企图根本无法成功。这也为二战结束后,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埋下了伏笔。
一战,欧洲经济基本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之中,被战争费用和战争债务压得透不过气来,经济很不景气,所以英法德三国央行行长访美,其实是想让美国超发货币,造成贬值,从而阻止黄金流入美国,进而维持自己的经济。
和老奸巨猾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比,刚当上老大的美国还有点嫩,它不可避免地自大了,特别是英法德这些前辈大佬亲自来拜码头,让其有些飘飘然,再加上攫取世界金融制高点的野心不断膨胀,美联储就范了。
多年后,美联储将此次行动称为“75年来联邦储备系统或其他银行系统所犯的代价最为昂贵的错误”。
美国货币政策开始宽松,也就是加紧印钱,多印钱。
尽管美国人炒房的泡沫快速破灭了,但是宽松货币政策下的资金仍然没有流向实体经济,而是涌入了当时已经连涨十年的美国股市。
货币超发总会首先刺激到离钱近的行业,金融就像贪婪的吸金魔鬼,它的最爱就是货币放水,华尔街疯狂了,道琼斯指数一飞冲天,1927年全年都在暴涨,最高曾涨到380点。
实业因为处于货币链条的后端,货币超发效应并不能立即显现,1926年~1927年,美国汽车产量年增速度仍然超过了10%,实业增长支撑起了华尔街的虚荣,所有投机者对未来充满信心。
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1927年,美国,乃至全世界都疯狂了。
老话说,逢8必灾,逢9必乱。
1928年,市场更加疯狂,但却悄悄地开始变得有些让人琢磨不透。
比如:一只无线电新股就能让大盘连续三个月不断上涨并处于高位。
当然,这种诡异的现象让许多人根本看不懂,人们试图寻找更合理的原因,但往往这种“为赋新词强说愁”找出来的说法基本都不靠谱,就像中国股市一直有人认为内部消息可以通吃。
后来,人们统一地认为,公司价值根本不重要,因为有大人物在其中兴风作浪,联手哄抬,别人吃肉,自己喝点汤,挺好。
投资者,不对,投机者,1928年就像生活在梦里,每天都是好日子。
当时的美国股市缺少监管,各种操作花样繁多,是一个有钱人割韭菜的天堂。
当时在美国炒股,一样是加杠杆的。
1927年美国有300家基金公司,1928年有186家基金成立,1929年上半年注册成立了265家基金。这些基金公司主要经营的就是杠杆业务----Margin。即你可以以10%的保证金 基金公司借你的90%来买入股票,等上涨之后卖掉股票还给基金公司。但是一旦下跌,你的10%就会爆仓,血本无归。
在当时的美国,已经流行“杠上杠”,也就是连10%的保证金也是借来的,杠杆被放大到了1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