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锦练习精髓,八段锦的练习方法和要领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1-14 03:29:55

八段锦练习精髓,八段锦的练习方法和要领(1)

八段锦是中国古代发明的一种健身方法。古人为了彰显此功法之珍贵,将八段锦功法喻为像精美的丝绸锦缎一样宝贵。

八段锦每节动作的设计,都是针对一定的脏腑或病证的保健与治疗需要,以肢体动作练习为主,配合呼吸。锻炼时动作宜柔和、舒缓,呼吸要均匀细长。

该功法具有调理经络脏腑、活血行气、柔筋健骨、养气壮力等功效,运动量恰到好处,既能达到强健身心的效果,又不会感到疲劳,非常适合普通人群练习。

第一势 双手托天理三焦 004

第二势 左右开弓似射雕 008

第三势 调理脾胃需单举 012

第四势 五劳七伤往后瞧 016

第五势 摇头摆尾去心火 020

第六势 双手攀足固肾腰 024

第七势 攒拳怒目增力气 028

第八势 背后七颠百病消 032

预备姿势

两脚并拢,两眼平视前方,两臂自然下垂于体侧。全身放松,舌尖轻抵上腭,然后意念集中于丹田,把呼吸调匀。

示范动作

1 左脚向左跨一步,比肩略宽,双手于体前交叠。

2 沿中线上举至头顶上方,眼视双手,双手向左右分开,掌心向上。

3 上体前俯,掌心朝下,双手合抱于两脚中间。双手交叉以后慢慢的向上提起。

4 提至胸部翻掌,掌心向上,高举于头部上方,同时脚后跟踮起。双手分开,掌心相对,缓缓下落与肩呈“一”字时翻掌,掌心朝下,双手下落于体侧,两足跟也随之着地。恢复预备姿势。

贴心小提示

双手托天理三焦是四肢和躯体的伸展运动,与伸懒腰很相似。吸气时,双手上托,充分伸展机体,使胸腔和腹腔容积增大,具有升举气机、调理三焦的作用;呼气时,双手分开从体侧徐徐落下,有利于气机的下降。一升一降,达到气机的运动平衡,也可强健脊柱和腰背肌群,有助于矫正两肩内收、驼背等不良姿势和缓解腰背部肌肉酸痛等症状。

示范动作

1 左式:左脚向左跨一大步,屈膝半蹲成马步。双手自体侧缓缓向前,至腹前交叉,左臂在内,右臂在外。

2 双手翻转向上,交叉于胸前,掌心朝里。

3 双手臂向两侧拉开。同时左手虎口张开,食指朝上,呈“八”字形,目视食指,缓缓向左侧推出。右手化掌为拳,屈肘,向右平拉,如拉弓状。

4 右式:同左式,方向相反。恢复预备姿势。

贴心小提示

左右开弓似射雕主要是扩张胸部,作用于上焦。吸气时,双手似开弓式,向左右尽力拉开,加大胸廓横径,尽量吸进更多的清鲜空气;呼气时,双手向胸前合拢,帮助挤压胸廓,对心脏也起到直接的挤压和按摩作用,可加强心肺功能。同时此动作还可以增强胸胁部、肩臂部及腿部肌肉力量。

示范动作

1 左式:屈膝呈马步状,掌心向下,双臂平伸。双手化掌为拳,收至腰间。

2 身体左转,呈左弓步。右手由下朝上上举,与头平,目视右拳拳心。

3 上体前俯,右手化拳为掌,掌心朝下。身体右转,弓步变成仆步,手心朝下摩地。

4 身体右转,呈右弓步。右手转掌,五指并拢,掌心朝下,掌指朝前。然后右手缓缓上举于头顶,掌心朝上,掌指朝左,目视手掌。同时左手掌指朝前用力下按于左侧下方,右臂用力向上挺直。右式同左式,方向相反。恢复预备姿势。

贴心小提示

调理脾胃需单举既可活动肩、肘、腕、掌,也可活动内脏,上下用力牵拉,能使肌肉、经络、内脏器官受到牵引,特别是使肝、胆、脾、胃。可以增强胃肠蠕动和消化功能,防治胃肠病。

示范动作

1 左式:左脚向前跨一步,呈左弓步。双手俯掌向前推,高与肩平,宽与肩等。

2 重心后坐,脚尖抬起,双手合于胸前,右手在外,左手在内。随后掌心相对,身体左转,左腿屈膝半蹲,右腿伸直。

3 双手前后分开,右手与头同高,左手高于腰部,眼睛尽量朝后看。身体右转,同时双手举于身体前方与肩平。左脚收回,双手下按,回至体侧。

4 右式:同左式,方向相反。恢复预备姿势。

贴心小提示

五劳七伤往后瞧对促进头部血液循环、增强颈部肌肉和改善颈椎活动度有明显作用,对消除大脑疲劳和生理功能障碍也有促进作用。可用于预防颈椎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除此之外,它还有增大眼球的活动范围,增强眼部肌群力量的功能。

示范动作

1 左式:左脚向左迈一大步。翻掌...

2 两手下落的时候,屈膝半蹲呈马步状。按掌,置于膝盖上方。

3 上体向右前俯,重心移至右腿上,身体缓慢向左扭摆,重心逐渐转至左腿,右腿逐渐伸直。转头,眼睛看右下方。然后身体还原呈图2的姿势。

4 右式:同左式,方向相反。恢复预备姿势。

贴心小提示

摇头摆尾降心火是全身性动作,对整个身体都有良好作用。摇头摆臀、拧转腰胯,牵动全身,能降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起到清心泻火、宁心安神的功效。对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失眠、盗汗有良好的疗效。同时,下肢弓步马步变化,对腰酸膝软等下肢疾患亦有防治作用。

示范动作

1 双手自身体两侧缓缓上举。

2 上举至头顶上方,掌心向前上方。身体略后仰。

3 腰带动上身前后俯仰摆动3次。双手始终高举,随着腰前后俯仰。然后上身前俯,双手十指抓住脚尖,向上扳动3次。

4 掌心朝下,沿脚外侧转至腿后,沿腿后侧正中线缓缓地上提,身体随之提起,至抬头挺胸,双掌心置于腰部肾俞穴。然后双手缓缓落下。恢复预备姿势。

贴心小提示

双手攀足固肾腰是腰部前俯后仰动作,可以充分伸展腰腹肌群;双手攀足,可以牵拉腿部后群肌肉。本节动作能提高腰腿柔韧性,防止腰肌劳损和坐骨神经痛等疾患。注意:身体前屈时膝部不能弯曲,高血压、动脉硬化患者屈膝时头不宜垂得太低。

示范动作

1 左脚向左迈一大步,呈马步。双手平举,掌心朝上。随后紧握成拳,收于腰侧。

2 左冲拳,拳面要平,外展,收回。右冲拳,拳面要平,外展,收回。双拳收于腰间,随后双手朝下交叉,身体左转呈左弓步,双手上举,左右同时劈拳,双眼圆睁似怒目,平视。

3 身体右转呈右弓步,双手上举左右同时劈拳,双眼圆睁似怒目,平视。

4 身体向左转正,双手合于胸前。再向前分,随后向两侧弹拳。恢复预备姿势。

贴心小提示

怒目攒拳增气力动作主要锻炼肝的功能,肝血充盈,则经脉得以濡养,筋骨得以强健。久练攒拳,则气力倍增。怒目可以疏泄肝气,从而调和气血,保证了肝的正常生理功能。

示范动作

1 双手于体后缓缓提起,掌心置于腰部肾俞穴。

2 脚跟随之提起,全身放松并轻轻地抖动。此时脚跟不着地。

3 在第7次抖动的时候,全身放松,重心下落,脚跟轻微着地,双手下落。

收功动作

双手上举,至头顶上方。然后徐徐下落于腹前,再向前画弧拢气,双手下叠于腹前,调匀呼吸,双手缓缓下落于体侧。

贴心小提示

背后七颠百病消是本套功法的结束动作。连续上下抖动能使肌肉、内脏、脊柱松动,再做足跟轻微着地震动,使上述器官、系统整合复位,起到整理运动的作用。所谓诸病消或百病消,并非单指做“背后七颠”这一段,而是指长期坚持做整套八段锦的动作。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