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乱世居多,但在这乱世中,脱颖而出,登上历史舞台的英雄也是数不胜数。英雄不仅仅指的是为了结束乱世而厮*在战场上的将士,更是那些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伟人,还有那些拿起自己的笔,将笔作为自己最得力的武器的文人墨客。
说起鲁迅,我相信很多人都会谈论起他的弃医从文。鲁迅弃医从文的原因,直到现在,也被无数人深思——他认为学医救得是中国人的身体,而不是他们的思想,他们的灵魂,所以他毅然决然的放弃了手里的手术刀,拿起了一支小小的却力大无穷的笔,这一拿,就是一生。
毋庸置疑,对那个年代充满了愤懑的鲁迅,用自己的笔,坚持不懈的挥舞着,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不仅是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更是伟大的革命家,要知道革命不一定是要靠武力,文化革命也能带来致命一击的效果。作为中华民族文化革命的主将,称鲁迅为“民族魂”不为过。
许多人都说鲁迅先生的作品是最难读的,事实也确实如此,有时候文中的几个字,就需要揣摩很长时间,才能明白鲁迅先生的用意。而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是需要我们认真研读数遍的,其中,他的代表作——《朝花夕拾》,在重新读过之后,才发现自己还有很多以前没有读懂的东西。
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小时候在学习这篇文章时,只认为百草园是一个自由自在的好地方,想做些什么就做些什么,不受约束,虽然有着可怕的“美女蛇”的传说,但那种来自小孩子的害怕以及小心翼翼都是无比的真实,生活在百草园中,一定是非常幸福的事情——不会觉得无趣,也不会觉得压抑。
作者到了三味书屋以后,过着与以前完全不同的生活,我读着读着,仿佛身临其境一般,对三味书屋充满了抗拒。因为在三味书屋里,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可是原本死气沉沉的三味书屋,在作者的“带领”下,却也变得十分有趣了。作者发现了三味书屋后的一个小花园,这个花园里的乐趣不比百草园的少,何况还有一群与自己同龄的小伙伴。
于是,他们经常爬上花坛去折腊梅花,或者在桂花树上寻找婵脱,当然,最有乐趣的事情莫过于捉苍翼喂蚂蚁,静悄悄地没有声音。但一般他们都会被先生发现,先生会在房间大叫——人都到哪里去了!他们便只能一个一个走回去。但有些时候,先生手中的戒尺,口中的罚跪,都是不中用的。
而长大后,再读这篇文章,会发现作者有趣的笔墨下,却藏了些别样的东西。我时常在思考,鲁迅先生在写这篇文章时,一定会在脑海中仔细回想当年的情景,那么这些记忆会在他的眼前一遍又一遍的浮现。可是,他在回忆之时,是会开心的大笑,感叹儿时顽皮的自己,还是愁容满面,伤神自己再也回不到从前?
当我重读这篇文章之时,在心中仿佛有了答案。在面对残败不堪的中国的时候,鲁迅先生是无论如何都无法笑出来的,他不仅会无比怀念儿时的幸福生活,还会思念自己的家乡,更会悲叹如今不堪入目的中国现状!
如果将那时的中国比喻为死气沉沉的三味书屋,那么那时的中国人就是被无数条条框框禁锢着。在儿时,他发现了一个与三味书屋完全不一样的地方,一个有趣的地方。那么在现在,他又多么希望自己能够再发现一个地方,一个能将这些被禁锢的中国人唤醒的地方。可是弃医从文的他,凭借自己的力量,依然没能做到唤醒中国人……
二、“长妈妈”毋庸置疑,鲁迅先生是一个特别敬重自己母亲的一个人,至于为什么在《朝花夕拾》重,鲁迅先生仅用了一点笔墨来一笔带过自己的母亲,我们无法考证,但我们可以从鲁迅口中的“长妈妈”,得到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内容。
其实在读完《阿长与<三海经>》时,就能明白鲁迅先生口中的“长妈妈”与亲生母亲无异,而鲁迅先生在“长妈妈”身上所投影的,正是一种崇高伟大的母爱情怀。
在《朝花夕拾》中,长妈妈大多数都在讲故事,其中有关“美女蛇”的故事,差点成了我的童年阴影。长妈妈告诉鲁迅,这个故事给人的教训就是——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这也一度让鲁迅先生儿时在夏日乘凉时,一直不敢看墙壁。
除此以外,长妈妈还教了鲁迅许多令他不耐烦的“规矩”,例如,说不能说人死了,只能说老掉了;饭粒落在地上,必须要捡起来,最好能吃掉;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万不能钻过去的……
长期以来,文学界一致认为鲁迅先生描写长妈妈的思想愚昧,是想用儿童的眼光无揭示她的愚昧、无知、封建,进而再现中国古代的封建思想教育对中国子民的毒害有多深。
可我认为这只能算是鲁迅先生想表达的一方面的内容,还有一方面就是她想突出长妈妈的善与美,长妈妈之所以告诉自己的孩子们这么多,是想避免孩子犯错。
也可将长妈妈看做我们的祖国母亲,她也想让自己的子民健康成长,只不过,她一时犯了错……而身为祖国母亲的子民,鲁迅先生一直在用自己的努力来拯救她,鲁迅先生从未放弃过自己的祖国,即使他知道仅凭自己一人之力,是万万不能救活地大物博的祖国母亲,他依然没有放弃过。
三、结语都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鲁迅先生的文章,每一次读,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只能一边感叹鲁迅先生的文学魅力,一边对他生存的那个时代感到悲愤。而鲁迅在自己所处的时代中彷徨,无措,只能将儿时的记忆作为自己精神的归宿,这也是他一直前进、从未放弃的动力。
生活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我们无需考虑战争带给我们的悲伤。不难看出,鲁迅记忆中儿时的时光,不仅仅是他笔下简简单单的故事,更是他的精神寄托,在混乱的时代里,在大多数中国人都找不到自己本心的年代,他笔下的每一个故事都是他的精神寄托。
参考文献:
《朝花夕拾》,鲁迅
《阿长与〔三海经〕》,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