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四大特征,诗歌的三个特征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1-16 06:37:19

最近因新冠肺炎,全国人民都因响应国家号召,禁足在家,我也不例外。闲来无事,和家里的两个小孩重新温习了央视的诗词大会第一季至第五季。在观赏的过程中,发现出现了大量*的诗词,现场嘉宾北师大教授康震老师对*的诗词解说的也是非常到位。

借这个难得的超寒假,在网络上找来了*写的132首诗,和全家共读。*的诗词有四重特征:

诗歌的四大特征,诗歌的三个特征(1)

一、意境博大

读*诗词的最鲜明体验就是感觉*诗词的境界博大开阔、气势恢宏、摧山撼岳。往往是看似不经意的轻描淡写,却能展示纵横万里的境界,发出吞吐山河、雷霆万钧的气势。*在他的作品中,不做历史名人的崇拜者,赞美当代英雄,是因为他站在历史发展的最高点,运用的是最新的唯物史观,这就使他的评古具有前人所没有的大"气",这一特点就是帝王诗人曹操和以气魄宏大而著称的苏轼也无法望其项背。

二、气势磅礴

与其博大境界和相辅相成的是*诗词的磅礴的气势。在*诗词中,气势宏大的句子比比皆是,如"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这些写景的诗句显示了惊天动地,吞吐风云的气势,形象的概括了时代激变的特征。

三、景物明丽

*诗词在意境的创造和场面的描写上极具特色。它的意境静中寓动。如《沁园春·长沙》中"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词的首句就创造一种空旷寂寥,寒凉的意境,接着写出词人橘子洲头望江流的情景,三句词写的是静态,却蕴蓄着词人内心的世界的澎湃激荡。富含哲理:*诗词具有深刻的哲理性。《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写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就是说,宇宙间无穷无尽的事物都要经历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的。正如恩格斯所说,"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人类社会同样是如此。沧海与桑田总是更迭着的,新生也总是战胜腐朽。正是"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

四、浪漫主义

*诗词在内容上是现实主义的,在艺术上却继承了中国古代屈原、李白等积极浪漫主义的传统,创造出比前人更加奇特的艺术风格。*诗词把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大胆的夸张、历史故事、神话传说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个极具特色的艺术形象,展示了作家丰富的情感和姿态万千的内心世界。

诗歌的四大特征,诗歌的三个特征(2)

文章的最后,附上*的几首诗,与大家共同学习。

1 七绝·咏蛙 1910年秋

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释:

改郑正鹄诗。湖北名士郑正鹄曾作:小小青蛙似虎形,河边大树好遮阴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当时*初到湘乡县东山小学就读,刚从乡下来衣怒马的城里人所看不起,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写诗以明志,诗中轩昂的形象,以蛙设喻,抒发*人小志大、藐视天下的气概和胆略。

2.七律·骤雨东风 1916年至 1917年

骤雨东风过远湾,滂然遥接石龙关。

(缺两句十四字……)

野渡苍松横古木,断桥流水动连环。

客行此去遵何路?坐眺长亭意转闲。

注释:

源于肖三文章回忆。

七律:七言律诗的简称。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

3.虞美人·枕上(赠杨开慧) 1921年

堆来枕上愁何状,江海翻波浪。

夜长天色总难明,寂寞披衣起坐数寒星。

晓来百念都灰尽,剩有离人影。

一钩残月向西流,对此不抛眼泪也无由。

注释: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

虞美人:词牌名。原是唐教坊曲名,最初是咏项羽所宠爱的虞姬,后才因以词牌而出名。

杨开慧是*的第一夫人,湖南人,因其父被北京大学聘为教授,早年随父亲杨昌济北迁,*从长沙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好友的介绍下师从杨昌济, 1919 年 4 月,*因母亲病危返回了长沙,次年 1920 年杨开慧的父亲在北京病逝,杨被迫返回长沙继续求学,1920年冬同*在长沙结婚。

此篇虽作于 1920年,但可以肯定是写于婚前恋爱时期。主席一向是铮铮铁骨,面对困难从不低头,但是在面对自己的爱人时依然是侠骨柔情、相思之苦。

杨开慧自己也在《六岁到二十八岁》一文中有所表述“听到他许多的事,看见了他许多的文章和日记,我就爱了他。婚前有差不多二年的恋爱生活,我觉得为母亲而生之外,是为他而生的,假如他被人捉着去*,我一定要同去共这一个命运。”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她对*的爱有多么刻骨铭心。

诗歌的四大特征,诗歌的三个特征(3)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