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有1~2个台风登陆我国华南沿海地区
6月以来我国南方暴雨不断,有暴雨范围广、过程雨量大、极端性强的特点,多地降雨量破历史纪录。国家气候中心分析认为,6月以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持续偏强,为南方地区持续性降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
7月天气如何?
国家气候中心指出,
可能有1~2个台风登陆我国华南沿海地区。
6月2-10日、6月12-25日及6月27日以来我国南方出现三次暴雨过程,覆盖范围广、持续时间长,过程雨量大,南方地区有近60%的县(市)出现暴雨。强降水极端性突出,西北东南部、江淮北部、江汉、江南西部、西南东部、华南西部等地有49县(市)日降水量破6月极值。
国家气候中心认为,今年6月以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副高)持续偏强,西北太平洋对流层低层盛行异常反气旋风场,副高西侧引导来自南海和西太平洋的水汽输送明显偏强,为南方地区持续性降水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陈忧子 摄
6月上旬副高脊线位置偏北,华南和江南地区水汽辐合偏强,造成6月上旬华南和江南地区的极端降水。
6月中旬以后,副高明显北抬,脊线位置南北摆动(脊线位置是影响雨带位置的关键因素),江南北部到黄淮地区盛行西南风气流,水汽输送偏强;同时北方冷空气频繁南下,使得冷暖气团在我国江南北部到黄淮地区交汇,形成持续性强降水,降水明显偏多。
预计7月份,我国东北大部、华北大部、黄淮、江淮北部、江汉大部、西北地区东部、西南地区北部等地降水比常年同期偏多,要加强防范暴雨洪涝及强降水引发的次生灾害。
同时,7月份江南大部、华南北部等地高温日数比常年同期偏多,当地要注意高温热浪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做好防暑降温和供水供电等应急准备工作。
另外,国家气候中心预计7月份在南海和西北太平洋有2~3个台风生成,其中1~2个可能登陆我国华南沿海地区。7月台风呈前期不活跃、后期活跃的阶段性特征。
六道家常菜 六个食疗方
提神醒脑老少咸宜
家有考生勿走宝
过去这些天,南方多地的气温一路开挂,气温图上的广东就是个火辣辣的“烤鸡腿”。即使偶有几场雷雨,也并没有“诗和远方”,只有无情砸在脸上的“湿和热”。
高考进入紧张的倒计时,练兵千日用在一时,应考只能靠自己,而营养往往靠父母。作为高考的“场外选手”,不少家长都会在孩子的饮食保障上下功夫,希望能帮助考场上的孩子超常发挥。可是究竟应该怎么做,才能恰到好处地补充营养,而不会“做多错多”呢?
记者邀请到临床营养科医生以及中医师讨论了这个话题,他们分别提供了两大清单:六种日常补脑食材及六大食疗方,老少咸宜,全家适用,家有考生就更加别错过啦。
忌大鱼大肉、
忌食谱加料“大变脸”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沙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唐梁提醒,在考虑食物补益的作用之前,首先要注意,饮食安全是最重要的,饮食尽量选择新鲜、卫生的食物,不要食用隔夜或街边摊点的食物。食物种类上,尽量吃熟食,不要吃要凉拌、生冷、冰冻的食物,以防发生急性胃肠炎。
考前学习紧张,体力脑力消耗都很大,不少家长担心孩子营养不良,不惜整天大鱼大肉。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陈超刚提醒,任性“加料”,孩子的肠胃并不一定能够适应,反而容易造成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甚至出现胃肠不适、腹泻、胃痛等肠胃症状。吃得过杂过饱,加重肠胃负担,肠胃消化需要更多的血液和氧,导致脑内血液供氧相对减少,可能会影响大脑功能发挥,思维不敏捷,影响备考。最重要的还是均衡——荤素搭配、蔬菜坚果、杂粮都要有一定的比例。
有的家长喜欢在大考前夕为孩子准备特别的“食谱”,陈超刚表示,其实考前大换食谱是一大误区,最好还是遵照平时饮食习惯,在健康有益的前提下提供孩子最为熟悉和爱吃的食物,避免肠胃适应新菜谱给身体带来的额外消耗。
如果确实觉得孩子平时的饮食不够合理,或者考前需要“提升”,那最好是逐步“微调”,比如现在距离大考还有半个月左右,作为一个调整周期的起点还是比较合适的。“比如粗粮,确实是健康食品,但如果孩子平时就没有习惯吃粗粮,这时候却要求他多吃,那对孩子的肠胃就是一种负担。”陈超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