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个结论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延迟满足”实际上是人的”自控能力“的一种外在表现而并不是加强这一能力的必要手段。
如果一味地对孩子进行“延迟满足”,不仅无法提升孩子的“自控力”,反而会在客观上造成孩子内心的匮乏感,从而削弱了他的“自控力”。
我自己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我父母对我从来都是奉行“延迟满足”的教育理念。从小到大,无论我提出什么要求,也不管这个要求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他们绝对不会立马答应。
一开始的时候,我要么大哭大闹;要么据理力争,在一次次地失败之后,终于意识到了“没有用”,彻底死了心,再也不主动向他们提任何要求了。
可以说,我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活得很“佛系”了,当然,其最直接的结果就是一直被我妈说“缺乏竞争意识,没有上进心。
在我自己有了孩子以后,“延迟满足”造成的一个明显的“后遗症”就是在儿子出生的头两年,我总是不停地给他买东西,根本不管他是不是需要,后来老公实在看不下去,收了我的“经济大权”。
03“延迟满足”究竟该怎么做?做为一个曾经的孩子和如今的母亲,我有几点切身感受可以分享给大家。
第一,在孩子小的时候,特别是对四岁前的婴幼儿,一定不要“延迟满足”。
“延迟满足”顾名思义就是指“推迟的满足感”,反映的是人克制*的能力。一般来讲,人总是对他不曾拥有过的东西有更强烈的*,所以,“延迟满足”的前提往往来自于“满足”。
在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中,0-4岁的孩子,主要的发展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和自主感,克服羞耻感。而来自父母的爱和稳定安全的环境才是孩子获得这一感受最初也是最重要的来源。
想起马伊琍曾经发过一条微博,感叹自己当初坚持让大女儿从一出生就独立睡小床的“愚蠢”行为。
她的一句:“那时候的育儿理念多是从小训练独立啊延迟满足啊挫折教育啊,现在看全是胡扯",获赞13万,真的是说出了无数当妈的“痛点”啊。
有科学研究表明,如果对4岁前的孩子进行“延迟满足”的训练,由于其大脑前额叶皮层并没有发育完善,会严重破坏孩子尚未建立好的安全感,让他对周围的一切失去信任感和自主感,最终的结果只会适得其反,彻底毁掉孩子自控力的形成。
第二,“延迟满足”要适度,父母一定要注意保护好孩子“感受快乐”的能力。
在孩子成长的早期,如果父母的爱和陪伴足够多,孩子与父母之间形成了较好的依恋关系,那么适当进行“延迟满足”的训练当然还是可以的,至于怎么才叫做“适当”,我可以用剧中喻言的例子加以说明。
因为棠雪打败了前来向霖大轮滑社挑战的人,在庆功宴上,棠雪意外得知喻言从小到大最大的愿望居然是去一次海洋馆,感到很不可思议。
更让棠雪没有想到的是,当她买了冰淇淋给喻言,却发现这竟然是喻言17年来第一次吃冰淇淋。
我看到这个情节的时候,一下子想起了我儿子四岁第一次冰淇淋时无比兴奋与满足的样子,真的觉得喻言太可怜了。
从喻言具备的这种超越实际年龄的“自控力”来看,一定是从小接受“延迟满足”训练的结果。那么,他父母对他的“延时满足”训练算不算“适度”呢?
我觉得可以算,因为在这个过程中,喻言并没有丧失掉“感受快乐”的能力。
这当中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那就是喻言在“花滑”这项运动上一步步取得的成绩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抵消“延迟满足”对他造成的不利影响。
所以,我个人认为,在不破坏孩子“感受快乐”的能力的前提下,有耐心有方法地结合孩子的兴趣,进行适当的“延时满足”训练是提高孩子自控力的一种有效的手段。
第三,如果父母的“延迟满足”已经对你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进行“自我疗育”。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奉行“延迟满足”教育理念的父母,很有可能像马伊琍或者我的父母那样“用力过猛”而并不自知。在这样的情况下,除了想办法和父母沟通以外,最好的办法就是“自我疗育”。
我自己最大的改变就是在生了儿子之后因为要自己带孩子,不得不“被迫”看了无数的育儿书籍,没想到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解决了自己育儿方面的问题,连带着自己以前的不少困惑也都找到了答案。
除此之外,在养育儿子的过程中去发现爱、找到爱、感受爱、给予爱也算是我的一大“被动收获”了。
“育儿就是育己”,也只有自己才能真正地“疗育”自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