暌违荧屏数年,戏曲题材的电视剧终于回归。
由尹正、黄晓明主演的《鬓边不是海棠红》,把我们带回到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北平,见证一代天才京剧名伶商细蕊与爱国热血商人程凤台,因戏结缘,相知相惜,在战火纷飞的动荡年代,携手与残酷命运抗争的传奇故事。
故事背景是民国二十年左右,那时的北平是全中国最热闹的地方。但这热闹不是灯红酒绿,十里洋场,而是正处于鼎盛期的京剧艺术呈现出的百花齐放、流派纷呈之态。千年梨园的辉煌舞台,在这里大放异彩。
作为一部讲述京剧的民国戏,《鬓边不是海棠红》聚焦京剧文化,利用包罗万象的现代电视剧形式,带我们一睹了梨园百态,领略了中华国粹之美,也让中国传统文化在年轻人中不断焕发新生机。
「京味」定格时代烙印,重现梨园芳华1、回到1933年的北平,在时代沉浮下领略梨园百态
作为一部反映民国沉浮的大剧,《鬓边不是海棠红》每一帧每一个镜头里,都透露着厚重的时代感,分分钟把我们拉回到那个遥远而又熟悉的年代。
剧中有两个重要的场景,一个是水云楼,一个是程府。作为戏园的水云楼,涵盖着梨园生活的百态,充满烟火气息,整个水云楼严谨对称,主次分明,典型的北京四合院风格。而中式亭阁楼台和西式装修完美结合的程府,飞檐、斗栱、藻井和雕梁画栋中都能窥见旧时王府的缩影。
这样十足的年代感,都得益于幕后制作班底在场景还原上的付出,剧组花费了6个月搭建这两个场景,还1:1还原了京广、湖广会馆两大梨园舞台,着力展现民国建筑之美。
剧中最令我大开眼界的场景,要属商细蕊去的“八大胡同”,这在当年可是北平的一大“地标”,是旧时著名的花街柳巷。胡同上大大小小的青楼,是当年男人们趋之若鹜的地方。而胡同附近的大栅栏,是老北京最有活力的传统市井商业街,是中国老字号的聚集地。
没想到《鬓边不是海棠红》重现了往日的繁华,剧组请了400多位群演,卖鞋、卖帽、卖布的小商贩挤满了整条街,小吃摊上吆喝不断,那些极具老北京特色的小吃,焦圈、豆汁......看得让人口水直流。
这部剧的“京味”,也就在这市井的喧嚣中,小贩一句句的吆喝声里呼之欲出。
2、精美绝伦的服化道,彰显传承百年“京绣”技艺
一针一绣,精绝天下;一剪一裁,巧夺天工。
除了精心设计搭建的场景外,《鬓边不是海棠红》里每位演员的服化道也无不吸引着观众的眼球,画面呈现和五毛特效剧的视觉是天然之别。
剧中所用的两百多套戏服,从绣花线到纹样材质再到头面,一针一绣,一剪一裁,都是手工绣制,耗费数月。从版型到花纹,每套衣服都有琢磨,力求从服饰上更加贴合人物性格。
更厉害的是,这刺绣手艺是来自“燕京八绝”之一的京绣,属于和苏绣、湘绣、顾绣齐名的“四大名绣”之一,2014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所以说,演员们身上穿的可都是货真价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