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怎样提高注意力集中,上课时如何集中注意力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1-27 20:49:01

增强课堂趣味性,可以让学生学习过程更轻松,让课堂氛围更好,让学生听课更认真,让学生与老师的感情就更深厚,就连做作业都更积极!

增强课堂趣味性,还可以有效提高机构试听转化率、老生续费率、转介绍率......

那么,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技巧增强课堂趣味性呢?

一是塑造独特声音,二是趣味化内容,三是夸张化动作,四是道具加持。接下来我们分别来看一下:

上课怎样提高注意力集中,上课时如何集中注意力(1)

技巧一、塑造独特声音

声音,这里指的是我们说话时发出的语音、语调、语气。

独特的声音不但可以增强课程的趣味性,还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易中天老师,他独特的语音语调,不仅带给课堂很多趣味,也给人留下来深刻的印象。再比如80、90后熟知的周星驰的配音,其尖锐的音调,夸张的语气,给观众带来欢乐的同时,也在观众心中留下了久久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象,甚至很多人听到了类似周星驰配音的声音,都会竖起耳朵仔细听一下这个人要说什么。

那么,教师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塑造独特的声音呢?

1.外地方言

常常说普通话的老师,突然说出一句蹩脚的方言,能增强教师整体的幽默感,让学生开心的同时,吸引学生注意力。尤其是网络上比较火的方言,比如天津话“介娘们可不像个好人呐”。当然,教师要使用类似语句时,自然是需要加工一下的,例如要夸奖学生时改为“介学生咋看着这么可爱呐”;再比如有孩子上课总爱弄出声响,可以用河南话批评他“你看你这是弄啥嘞”;再比如要问学生好还是不好,也可以用河南话“中不中”。

2.中洋结合

中洋结合,也就是一句中文中插入几个英语单词,或者按中文语法把一句话翻译成英文,这算是一种比较常用、也比较老的搞笑方式,虽然是个老方法,但一直以来都有不错的效果。从最初电视节目上爆火的“what are you 弄啥嘞”,到抖音上爆火的“you see you,one day day ,just only eat eat,you see see you fat”,可见中洋结合的方式确实有引爆课堂氛围的效果。

当然,这里需要注意一下的是,对年龄较小,还没学过英语基础的学生,就不建议用这个方式了,避免将学生给带偏了。

上课怎样提高注意力集中,上课时如何集中注意力(2)

3.模仿卡通形象的声音

模仿学生熟悉的卡通形象的音调,不但可以起到调动课堂气氛的作用,还可以引起学生的共鸣。比如灰太狼“我一定会回来的”;再比如葫芦娃“爷爷,爷爷,快放了我爷爷”;再比如《熊出没》中光头强“惹我光头强,熊熊变绵羊”和熊二的“熊大、熊大,光头强又来砍树啦!”;再比如《小猪佩奇》中佩奇的“这是我弟弟乔治,看,他又在玩恐龙了”等等等等。

4.模仿异性声音

模仿异性声音,也就是男老师模仿女性声音,女老师模仿男性声音。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专心听老师讲接下来的内容,还可以给学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就像宋小宝在喜剧节目中演绎的妃子,贾玲模仿的腾格尔,就是不但吸引了观众的注意力,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巧用结巴

在很多场景下,都可以采用结巴的方式来带动气氛,提高教师的幽默感。比如课堂上点学生起来回答问题,可以是“就就就小花来来答吧!”再比如让学生遵守课堂纪律,可以是“不不不不在课堂上说话行行不行?”

技巧二、趣味化内容

这里的内容指的是我们通过语言、文字或随笔画表达出来的事物,趣味化内容,就是让事物的表达更有趣,比如段子就是趣味化内容的一种

在课堂上,教师通过语言、文字或随笔画表达的主要事物就是学科知识,单纯的讲知识内容,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甚至瞌睡的现象,学生不听讲,何谈授课效果呢?

所以,教师要趣味化上课内容,通过有趣的内容活跃课堂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力,让学生在欢笑声中学到知识。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1.同音字制造段子

同音字制造段子是比较简单的一种方法,也就是通过相同发音,但不同汉字、不同意思的两个字、词、句子等制造出幽默段子,比如我们最常听到的笑话:教官让“报数”,结果学生真的跑去“抱树”。

教师只要确定了自己的课堂主题,就可以根据课堂主题去找几组同音字,自己制造出幽默且符合课堂主题的段子。

最常用这种方法制造段子的是文化课,先讲一个同音字段子,活跃课堂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力后,再抛出今天要讲的主要内容。

此外,所有教师,都可以在课堂过程中利用同音字与学生对话,来提高自己的幽默感,通俗点讲,就是谐音梗。比如网络上爆火的段子,小明问:你有《时间简史》吗?小红回答:我有时间也不捡那玩意儿啊。

当然,我们在制造段子的时候,可以用语言,可以用文字,可以用随笔画,还可以二者或三者合一。

上课怎样提高注意力集中,上课时如何集中注意力(3)

2.制造反转

这种方法也比较简单,先说一件事儿或者先表达一种情绪,随后立马转变事件的重心或转变自己的情绪。

比如:你回答的这是个啥玩意儿?全被你说中了,太对了,你真棒!

再比如:切洋葱的时候我总是闭着眼睛,以为这样就不会流泪了,但当我切到手的那瞬间,我还是流泪了。

3.改编歌词活跃气氛

这是非常好用的一种方法,尤其是改编在学生圈里特别流行的歌曲,不仅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瞬间拉近自己和学生的距离,因为你会唱他们的歌,你的思想很年轻,同时阅历又很丰厚,学生就特别喜欢和你做朋友。

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名老师,他就曾经改编过《对面女孩看过来这首歌》,改编的内容是这样的:对面的同学看过来,看过来,看过来,我讲的课文很精彩,请不要假装不理不睬;对面的同学看过来,看过来,看过来,不要被我的声音吓坏,其实我很和蔼。

当时,这首歌是非常火的,当老师唱起来的时候,整个班都沸腾了。之后所有学生,包括非常内向的学生都爱主动和这名老师交流了。

当然,现在时代不同了,《对面女孩看过来这首歌》变成了老歌,学生们现在多数爱听TFboys的歌,老师们不妨改编一下试试呢。

4.把老师变为故事主角

讲故事相信很多老师都会,只是现在网络如此发达,学生们接收的信息非常多,你讲的故事如果不够精彩、不够搞笑,那么是无法带动课堂气氛的。

很多老师就有讲故事的天赋,随便一个故事到了这些老师嘴里就变得异常精彩。那没有讲故事天赋的老师,要让故事变得精彩,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老师变为故事的主角。这个老师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机构的其他老师。

比如和学生讲自己和其他老师的故事:“昨天我休息,和小胖老师一起去吃火锅,点的菜加起来一共三十盘,可刚开始上菜,老师我一股便意来袭,是忍不住的那种,不得不先去上个厕所。谁知一回来,桌上只剩空盘了,筷子捞了捞,锅里也没了。我就非常疑惑,这小胖老师吃的这么快吗?但是我又不好意思直接问,我就说-这菜真不乖,居然玩隐身。小胖老师慢悠悠的回到-何止不乖呀,还凶的很,直往我肚子里冲,我拦都拦不住。我就更疑惑了,我长这么大,没见过这样的怪事儿,始终想不明白,这菜是怎么冲到小胖老师肚子里的,有没有同学可以给老师科普一下?”

其实,这个故事如果换成第三人称,就非常一般了,甚至可以说不精彩,但是当主人翁变成老师本人之后,学生是有画面代入的,他会想象现在这个给自己上课的老师便意来袭时候是什么着急的样子,会想象小胖老师趁机狂吃的时候是什么样子,自然就会觉得这个故事有意思、好玩,从而愿意跟着老师继续认真听。

上课怎样提高注意力集中,上课时如何集中注意力(4)

技巧三、夸张化动作

百科上对动作定义是:角色五官位置的变化(即表情变化)、角色肢体位置的变化(即动作变化)和角色与所处环境相对位置的变化(即运动距离的变化)的过程。

这里的动作,指的是教师在讲解知识的过程中搭配一些肢体语言来强化学生感观的一种表达方式。同样的,动作也是某件事、某个人、某种性格、某种特定情境的标志。夸张就是对动作的一种修辞手法,达到让人印象更深刻的目的。

比如课上讲到“小”,常规动作可能就是用拇指和食指比一下。夸张的动作,可以是在黑板上轻轻点一下,再快速拿开手或者是跳开,生怕点多了。这样子表达“小”,有种滑稽的成分在里面,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也更容易让学生记住你所讲的知识。

另外,补充一下,教师还可以为自己的人设准备一套夸张版的标志性动作,让学生看到类似的动作,除了开心之外还能够想起你。比如小品演员文松的标志性动作就是兰花指,之后只要看到兰花指,就能想起这名小品演员。再比如功夫巨星李小龙的标志性动作就是“啊打”,让人们只要看到类似动作就能想到李小龙。

当然啦,使用以上3个技巧虽然会有不错效果,但也并不是所有老师都适合,比如有的老师天生就比较害羞,发不出幽默的声音,说不出幽默的内容,更做不出夸张的动作。怎么办呢?那可以用第四个技巧——道具加持。

技巧四、道具加持

这里的道具指的是:用来引出上课内容,或者活跃课堂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工具。

课堂道具最好是和本次课堂授课内容相关度高的工具,比如我们这堂课要让学生了解地球,我们可以拿一个地球仪。

当然,不可避免的有一些主题是找不到合适的道具的,就算找到了,价钱也会比较高。那么,我们可以准备一些有揭秘性、未知性的一些道具,来活跃课堂气氛。比如小魔术道具,通过表演魔术吸引学生注意力,并承诺只要上课表现好,课程结束后就把这个道具送给学生,学生想要研究这个魔术道具,就需要先得到这个道具,想要得到,就要好好听课。再比如抽签道具,抽到谁,谁就要起来回答老师的问题,这个过程给学生感觉会比较刺激,既想被抽到,又怕被抽到后回答不上来,自然也会认真听课。

以上就是Aliya给各位老师分享的增强课堂趣味性的全部内容,我们讲到,教师要增强课堂趣味性有4个技巧,分别是塑造独特声音,趣味化内容,夸张化动作,道具加持。

其中,前3个技巧并不适合所有老师,比如有的老师天生就比较害羞,发不出幽默的声音,说不出幽默的内容,更做不出夸张的动作。在短期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可以选择第四个技巧——道具加持。

最后再啰嗦一句:老师们在使用以上技巧时,一定要贴合自己的课堂主题。因为我们增强课堂趣味性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的更好,而不是单纯的为了有趣而有趣。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