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气滞血瘀
气滞血瘀,顾名思义是出现了“气滞”的问题,然后才导致“血瘀”;当然,也有流派觉得可以是先出现了血瘀,然后再导致气滞,气滞又加重了血瘀。事实上谁先导致谁的问题不重要,重要的是气滞血瘀已经出现了。
患者的主要表现是胸胁胀闷、急躁易怒、刺痛拒按,妇女可见闭经或痛经。这种证型主要是由于情志不畅导致的气滞,如果一个人经常生气很有可能加快气滞血瘀的出现。
治疗以疏肝理气为主,同时要对肺做一定的治疗。
3、寒凝血瘀
中医理论认为,寒邪具有“收引”、“凝滞”的作用,感受寒邪的途径有两种,一是外感六淫“风寒暑湿燥火”中的寒邪;二是寒邪直中脏腑,由表证直接入里。两种寒邪都有可能导致寒凝血瘀的问题。
寒症引发的血瘀主要有这几种表现,恶寒、血瘀处刺痛喜按、喜温的东西、舌像有瘀斑淤点、脉沉紧、细弦,治疗当以温热药物为主。在寒冷的天气一定要注意,像心肌梗死就容易在冬天最冷的时候发生,除了冬季水克火以外,和寒凝血脉导致血栓有很大的关系。
4、热极血瘀
这里有人可能会有疑问,寒凝血瘀很好理解,冷会导致流速减慢,但是热为什么也会导致血瘀?
其实这也有两个解释。第一,热迫血妄行,当血热异常时,血流速度就会加快,流速快,血液溢出脉外的概率就会增加,血液一旦溢出脉外,就会化为血瘀。第二,太热了蒸化津液,血液中有许多津液,但是如果太热,就会导致津液蒸发过量,津液蒸发后,血液粘稠度就会越来越高,那自然会出现血瘀的问题。
身体有热,患者会表现为烦躁易怒、小便短赤、大便燥结难出、舌红苔黄、脉洪等症状,此时不补充足够的津液,血瘀的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
总之,临床上有很多原因均可导致“血瘀”,每一种血瘀的治疗方式都是不同的,所以中医要求一人一方、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希望大家能有所了解。
王清任:活血化瘀的良方,肘后备急也正是由于血瘀的危害极大,所以历代医家不断推陈出新,创造了许多利于活血化瘀的神奇药方。其中传世最广的就是清代名医王清任的五个药方,基本涵盖了所有的血瘀证型,给大家介绍一下,不过在前提醒大家,不建议自己私下使用。
第一,通窍逐淤汤
组成药物有赤芍、川芎、桃仁、红枣、红花、老葱、鲜姜、麝香。这张药方主要用于在于大脑的血瘀,具有开窍醒神的效果,麝香是芳香类药物,可以开窍,桃仁、红花、赤芍是桃仁红花煎的组成部分,具有活血化瘀的神奇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