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喜欢记者这个职业,怎么看待记者这个职业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2-04 21:38:59

“李菁×周轶君:好的故事,是生命的馈赠”读者见面会近日在北京SKP RENDEZ-VOUS书店举办。《走出历史的尘烟》《沙盘上的命运》作者李菁,与著名记者、导演周轶君,就记者这个职业以及行走的意义等话题展开了深入讨论。活动由团结出版社有限公司副总编辑张阳主持。

为什么喜欢记者这个职业,怎么看待记者这个职业(1)

李菁现任《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走出历史的尘烟》《沙盘上的命运》收录的文章大部分是她在《三联生活周刊》工作20年的文章结集。谈到为什么从事记者这个工作, 李菁说:“做记者是我从小的梦想。我从小就比较喜欢到处走,好奇心重。我觉得要实现自己出去看世界的理想,最好的职业就是当记者了。”

为什么喜欢记者这个职业,怎么看待记者这个职业(2)

每个人都有自己获得内心安宁的方式,对李菁来说,则要靠行走。李菁很喜欢许渊冲老先生的一句话:生命并不是你活了多少日子,而是你记住了多少日子。李菁觉得这句话特别打动她,每当她回忆过往,最让她难忘、兴奋、感动的,都是在采访当中经历过的那些人那些事。这些过往带来的生命感受才是真正定义自己的东西。而这,都是通过记者这个职业获得的。所以每到这个时候,李菁就会很庆幸能成为记者,并更加坚定自己的记者之路。

为什么喜欢记者这个职业,怎么看待记者这个职业(3)

作为曾经的新华社驻外战地记者,周轶君同样非常热爱记者这个职业,她说:“作为记者,我们碰到的大多都是陌生人,我们可能相处的时间非常短,几分钟、几个小时,最多是几天,最长也不过是几年。这种情况下,你就会发现,陌生人对陌生人,往往会展现最善意甚至是最好的一面。这种经历不是你真正的生活,是你的工作。但若干年以后你可能就会知道,其实工作永远地改变了我们自己,这种就是生命的体验。”

有读者问到身为记者,在去报道一些引发自己痛苦的事件时,如何与痛苦隔绝?周轶君表示,作为记者,要有极大的温柔,能够跟采访对象产生共情,也要有极大的冷酷,能够把这个工作做下去。记者这个职业,就是要热情地去爱,同时冷静地追求真理。

李菁很认同周轶君的观点,并补充道,记者的工作主题相对是变换的,可以不断将自己抽离出来,以避免长时间沉浸在痛苦之中。她有时会想,自己笔下的人物,就算是那么有影响力,也经历了二三十年的沉浮,自己的得失、荣辱又算得了什么呢?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肖扬

编辑/贺梦禹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