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德育主要包括什么,幼儿德育的目标和内容简述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2-05 05:27:27

正确把握幼儿德育的方法,是教育者实施幼儿德育的前提。

幼儿德育的基本方法:

1.为幼儿提供多元的榜样典范:

榜样就是教育者通过树立正面的行为典范来影响幼儿,使幼儿主动地模仿良好的道德行为,形成正确地道德观的方法。幼儿模仿的榜样是多样的,可分为三类:

(1)同伴榜样:同伴良好的社会行为是幼儿最容易模仿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树立同伴榜样能引发幼儿的即时模仿,效果显著。例如,教师在设置小动物摘果子比赛,然后根据幼儿运用礼貌用语次数的多少给幼儿增加果子数量,从而评选出文明之星,为幼儿树立同伴榜样。

(2)成人榜样:父母和教师在幼儿心目中居于权威地位,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幼儿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式的,其力量在日积月累下是不可低估的。成人首先要在行为方面为幼儿树立好榜样。教师在不小心撞到孩子的时候,蹲下去真诚地向孩子道歉;在打扰孩子的时候,对不起打扰一下;在需要帮助的时候,你可以帮我一下吗?幼儿们在这种彬彬有礼的环境中,自然而然会习得各种礼貌用语。

(3)象征性榜样: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使他们能理解文学作品,或各种媒体中呈现的故事人物的心理与行为后果,这种想象性观察使得象征性榜样有时会对儿童产生巨大影响。这种影响尤其表现在儿童对善与恶的内在理解与模仿上。所以教育中,教师要善于选择与运用恰当的象征性榜样进行教育。儿歌《好孩子》朗朗上口,在孩子中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许多平时不喜欢劳动的孩子在欣赏学习这首儿歌后都能主动地参与到平时的劳动之中。

2.为幼儿创设移情训练的机会与环境:

移情训练是指通过一些形式,让幼儿去理解和分享他人的情绪体验(开心、伤心、生气),以使幼儿在以后的生活中对他人的类似情绪能主动、习惯性地加以理解和分享的方法。

移情训练的方式主要有:

(1)故事法:是教育者运用一些书中或生活中典型的道德故事,让幼儿明白其中道理的方法。例如,在贝狄的草帽中,贝狄的草帽不小心被风刮跑了,很多小朋友帮贝狄捡草帽,反映了幼儿乐于助人的良好行为。通过类似故事的讲解,让儿童耳濡目染地学习好人好事,做好人好事,树立正确的道德标准。

(2)角色扮演法:是指模仿现实社会中的某种情境,让学前儿童扮演其中相应的社会角色,使学前儿童体验角色的情绪,并表现出与该角色一致的社会行为的方法。游戏找朋友是幼儿非常喜欢的游戏,在反复的游戏中幼儿习得了一些简单的礼貌用语。

(3)生活情景体验法:幼儿的生活中处处蕴藏着、渗透着德育的内容,生活和教育是不能截然分开的。

3.对幼儿的言行提供正面引导与评价:

不管用哪一种方式和途径进行德育教育,都要注意给幼儿的言行提供正面引导与评价。

同时要注意两点:

(1)正面进行言语引导::通过与幼儿讲话、沟通、讨论等方式向幼儿讲解一些简单的道理,使幼儿能够初步地明辨是非,形成初步的道德观。并能让儿童主动地在生活中运用这些道德观念指导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2)恰当进行行为评价:教师对幼儿的社会行为表现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增强和巩固其良好的行为,消除其不好的行为的方法。行为评价分为积极的行为评价和消极的行为评价两种。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