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白水作者表达的情感,白水漈作者表达的情感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2-06 00:37:09

2020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二单元测试(教师版)

卷面分(3分)

一、积累(15分)

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列题目(4分)

回眸往事,人生中总会遇到一些对我们至为重要的人:对鲁迅而言,是身处异国他乡时正直热忱、没有狭(ài)民族偏见的藤野先生;对朱德先生而言,是出身佃农但不(chuò)劳作、宽厚仁慈并竭尽所能支持他的母亲;对玛丽•居里而言,是陪伴她在夏天躁热冬天严寒的旧棚屋中和她一同殚精竭虑追寻"镭"的丈夫皮埃尔•居里;对托尔斯泰而言,或许穷其一生探索和审视的自我才是他最重要的灵魂伴侣。

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①狭ài  ②不chuò  劳作

2.给语段中划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①热忱 A (A.chén B.zhěn)

3.语段中有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___躁_____改为_______

4.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树树皆秋色,。"是王绩笔下秋意颇浓的山野之美;"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是崔颢登楼远眺的江景之美。"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是白居易笔下西湖早春的花草之美。然而览物之情,各有不同。面对傲雪凌霜的松柏,刘祯发出了"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的赞叹;面对叶绿花盛的佳景,《庭中有奇树》的诗人独赏时有了"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的行动来寄托思念之情。

5.下列文学常识、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3分)

A.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必须独立成段。

B.《水经注》的作者是北魏的郦道元,书中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等。

C.《列夫•托尔斯泰》是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创作的传记,作者用他妙趣横生的文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世界级大文豪托尔斯泰的"肖像画",揭示出他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

D.典故指诗文等所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运用典故可以含蓄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言简意赅。如《野望》中运用商末孤竹之子伯夷、叔齐在商亡后,"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的典故。

二、阅读(52分)

(一)名著阅读(5分)

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采访了众多共产党领袖,有同学在阅读中,特别关注这些领袖们的读书生活,他摘录了下面几段话,请阅读并完成相关题目。(5分)

【摘抄一】

我很小的时候,读了《精忠传》《水浒传》《隋唐演义》《三国演义》和《西游记》。十三岁时,如饥似渴地阅读凡是我能够找到的一切书籍。有一次,我读了一本叫作《盛世危言》的书,这本书我非常喜欢,激起我想恢复学业的愿望。中国古代帝王尧、舜、秦皇、汉武的事迹使我向往,我读了许多关于他们的书。

我决定参加正规军,……,剩下的银饷,我都用在订报纸上,贪读不厌。

我读了亚当•斯密的《原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和约翰•穆勒的一部关于伦理学的书。我读了卢梭的著作,斯宾塞的《逻辑》和孟德斯鸠写的一本关于法律的书。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

【摘抄二】

他年轻的时候读过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第一次开始对军人应对社会负有什么责任有了一些认真的思考。

他还读了梁启超、康有为的著作。有一个时期,陈独秀的《新青年》使他对社会主义发生了兴趣,从此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

布哈林的《共产主义入门》使他觉得是"第一次提出了一个实际合理形式的社会和政府的一本书"。到一九二六年他已读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简介、《新社会》、考茨基的《阶级斗争》以及许多对中国革命作了唯物主义解释的文章和小册子。

【摘抄三】

他喜欢运动,但是也喜欢读书。他仔细订出读书计划,熟读政治、经济的书籍。

6.三份摘抄中提到的主人公分别是 * 、 彭德怀 、 朱德 

7.从以上三个人物中选取你最感兴趣的一个,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至少两个令你对他非常钦佩的事件。

示例:*:他工作经常到深夜二、三点钟才休息;谈及牺牲的同志和饥荒引起的死人事件时,他眼睛湿润;他把自己的上衣脱下来给一位在前线受伤的弟兄穿……;

彭德怀:童年时在私塾念书挨打,他举起一条板凳揍了老师,他曾将祖母的烟片烟踢掉;青年时,带领农民攻打屯粮的大地主;从事谍报工作被抓时不屈服,坚决不招供;喜欢孩子,尊重少先队员(红小鬼),把棉衣给小号手披上……

朱德:他指挥全军打了几百次小仗,几十次大仗,经历敌人五次大围剿;在长征途中,他把马让给走累了的同志骑,自己却大部分步行,似乎不知疲倦;他常常从山下挑粮食到山上;参加组织一九二七年湘南起义……

(二)文学作品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2题。

(一)我与父亲的秘密 马德

父亲是个搓澡工,打我记事起,父亲就在城南李记澡堂给人家搓澡。

我已经长了很大了,也没有人喊我的大名。只是说,他啊,是搓澡工家的小子,学习不赖。即便是在夸我,只要别人说到我是搓澡工家的儿子,我就会远远地走开。记得有一年夏天的晚上,我在旁边冲凉,父亲在槐树底下坐着抽烟,冲到一半的时候,父亲站起来说,小子,来,我给你搓搓背。我有些不冷不热地说,你给别人搓去吧,我用不着你搓。说完后,我把剩余的水一下子兜头浇下来,一转身,就进屋去了。黑暗中,只剩下父亲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那里。

我很为有这样一个父亲而感到丢人现眼。

上初中的时候,语文老师曾经留过一个《我的父亲》的作文题目,同学们都写了很多。整整一节课,我却只字未写。我不知道怎么去写这个每星期都到城里为人家搓澡的父亲。除了夏秋地里忙的时候,偶尔还可以看到他,冬天,几乎整整一个冬天,便很难再看到他的影子。到别的伙伴家玩,看到人家的父亲坐在炕上一家人有说有笑的温暖情状,我的心里就涩涩的,说不出的难受。

就因为那次作文,语文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问我的作文为什么仅仅写了那么几行文字。我半天一句话没说,我以我的沉默反抗着与老师谈父亲的事情。阳光从宽大的窗户照进来,照在老师的脸上,老师的面容在耐心中泛着慈祥的光芒。他想尽办法,想与我沟通我与父亲的情况,但任凭他怎么说,我始终沉默着,一句话也不说。

这样的父亲,没什么可说的。

然而,没有料到的是,我快上高中的时候,父亲便不再去城里了。隐约听他说,好像要和别人一块去做买卖,便辞去了为人家搓澡这个活儿。我说不出是高兴,还是解脱,总之似乎一下子轻松了许多。其实,父亲还不知道,我原本并不打算去上高中了,因为高中就在城里,我不想让同学们知道我是搓澡工的儿子,更怕哪一天,突然在大街上看到他。既然,他不去了,我便开始筹划上高中的事情。报到的那一天,父亲说,我去送送你吧,我说不用了,父亲便不做声,默默地在一边帮我拾掇。就在我跨上自行车的那一刻,他一下抓住车把,颇有些坚决地说,你没出过门,还是让我送你去吧。我一口回绝了父亲,连头也没回就走了。父亲一个人,在坡上瞭了我许久。

上高中的那一段日子是快乐的,不仅是高中的学习生活,更重要的是,父亲终于不再是一个搓澡工了,每次月休回家的时候,我都会看到父亲和母亲在家里等我回来。我兴高采烈地给他们讲学校里发生的事情,他们一边认真地听,一边不断地颔首微笑。看得出来,父母也为我在学校取得的成绩而自豪着。

高三的那一年冬天,我回到家已经很晚了,只有母亲一个人在。我问,父亲呢?母亲说,出去好几天了,还没有回来。我便有些怅然。睡到后半夜的时候,听到院子里沉闷的咳嗽声,父亲回来了。父亲的棉帽子上、须髯上挂着白白的霜,像一个圣诞老人一样。推门进来,他便眯眯地冲着我笑,说:小子,看,给你买来了啥。说完后,父亲便从挎包里倒出几本书来,我一看,竟然是一整套的《高中各科复习综合训练》,我翻着崭新的书,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父亲抚摸着我的头,不断地重复着,好好学吧,好好学吧。那一刻,我的心里突然间涌动着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异样感觉。

高中毕业后,我考上了大学,然后,又分配到另一座城市。一次,我看到了初中的语文老师,他说,你还不知道你父亲为你付出了多少吧。见我愣在那里,他接着说,那年,我把你作文中的情况反映给你父亲后,他便以做买卖为名义,偷偷地躲着你和别人到邻县的澡堂里搓澡去了。为了不让你知道,估摸着你什么时候放假,他就什么时候提前等在家里,就连你们村里的人,也不知道你父亲那几年到底在忙什么……

这就是一个父亲为孩子的成长所付出的!

若干年之后,我理解了父亲,我也知道了一个孩子的虚荣给父亲带来了什么。是的,卑微的父亲没有别的手艺,为了养家糊口,他有的只是劳作和承受。

后来,我一直没有问过父亲这件事,我不想把它捅破,我想珍藏起来,用一生的时间去体味饱含于其中的辛酸。前些日子,我洗澡,父亲正坐在沙发里看电视,我说,爸爸,给我搓搓背吧。就在父亲给我搓下去的那一刹,我发现,我哭了,父亲也泪流满脸。

8. 根据全文,以"我"为陈述对象,按要求填写下表。(4分)

9.结合作品语境,完成下面的对话。(3分)

游白水作者表达的情感,白水漈作者表达的情感(1)

游白水作者表达的情感,白水漈作者表达的情感(2)

游白水作者表达的情感,白水漈作者表达的情感(3)

游白水作者表达的情感,白水漈作者表达的情感(4)

这里运用了细节描写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细致地刻画了父亲大冬天深夜回来时因天气寒冷而帽檐、须髯上结霜的样子,形象地写出了父亲为儿子而默默付出的伟大和慈爱。

10.选文结尾写到我主动请求父亲给我搓澡这个事情有什么作用?(3分)

结构上,与开头对我拒绝父亲的搓澡一事相呼应;内容上,通过这个场景反映"我"愧疚的心情,体现了"我"对父亲的理解、感激。

11."在父亲给我搓下去的那一刹,我发现,我哭了,父亲也泪流满脸",为什么"我"和"父亲"都哭了?请结合全文探究原因。(5分)

示例:"我"原本以为我上高中时父亲是换了工作,为父亲不再是搓澡工而感到轻松,也为放假回家就能看到父亲而感到幸福,后来才知道父亲默默忍受了我对他的轻视,尽他所能地关爱着我,这让我感到愧疚,所以"我"哭了。而父亲的泪流满面一是为儿子现在终于理解自己过去的搓澡工作而感到高兴,二是为过去的自己因无手艺而遭受的辛酸而落泪。

12.在记叙文中往往会穿插适当的议论,联系上下文,(划线句)任选一句说说它的含义及其作用。(3分)

示例:这样的父亲,没什么可说的。 答:这句话单独成段,强化写出了我当时面对老师,因父亲是搓澡工,觉得脸上无光,无言以答的情状;体现了我极度难受与怨恨的心情。这句话结构上承上启下,并为下文父亲说谎辞去搓澡工作,实际去邻县依旧替人搓澡赚钱的事情打下了伏笔。

示例:这就是一个父亲为孩子的成长所付出的! 答:这句话单独成段,强化写出了我从初中语文老师口中得知当年父亲为了照顾我的颜面与虚荣心,假装出外做买卖,实际上靠在邻县澡堂替人搓澡赚钱抚养我成长的真相后,内心感慨万分;表现了我对父亲的无比感激、愧疚之情。这句话承接上文内容,总结点明了故事的意义,与上文我为自己虚荣心而怨恨父亲的言行形成鲜明对照,有画龙点睛的作用,读之震撼人心。

示例:是的,卑微的父亲没有别的手艺,为了养家糊口,他有的只是劳作和承受。

答:这句话是我得知真相、若干年后理解了父亲,对父亲职业与行为的由衷认可;从中体现了我对卑微的父亲的深深感激与难以言表的酸楚之情。这句话深化了文章主题思想,突出了父爱的伟大与深沉。

(三)非文学作品阅读(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

材料一:

"网络成瘾综合征",于1994年由纽约的一位精神医生Coldberg提出,临床上是指由于患者对互联网过度依赖而导致明显的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生理性受损的现象。据统计,全世界范围内青少年过度依赖网络的发病率是6%,我国的发病率稍高,已接近10%.网瘾已日益成为困扰学校、家庭和社会,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疑难杂症。据某高校对237名退学试读和留级学生调查,有80%的学生是因为迷恋网络而无心学习,导致成绩下降。同时,青少年网络成瘾者,过度地沉溺于网络中虚拟的角色,缺少现实社会中以教师、家长为核心的人际关系对他们行为的监督,他们在网上自由任性,导致自我约束力下降,缺少"慎独"的道德自律,容易在网络游戏中放纵自己的*,将网络上的规则带到现实生活中,造成角色的混乱,极易引发冲突,导致违规甚至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此外,青少年长久沉迷于网络,容易对真实生活中的人和事缺少兴趣,情感淡漠,和亲人、朋友之间的交往减少,将自己封闭起来。(摘编自《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危害及对策》)

材料二:

游白水作者表达的情感,白水漈作者表达的情感(5)

(摘自《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

材料三:

网瘾不是中国社会独有的问题。美国哈里斯调查公司2007年的一项调查发现,大约85%的青少年有不同程度的网瘾问题。在我国,贫穷落后的农村地区已成为网瘾泛滥的重灾区。究其原因,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缺位是导致网瘾泛滥的因素之一,数量庞大的农民工子女留在农村由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照料,这些实际监护人因对孙辈的溺爱及自身文化水平有限等原因,往往只关注孩子的温饱需求。此外,农村文娱活动相对匮乏,城市青少年可以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博物馆、儿童剧院、手工作坊等文化空间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这在农村是很难想象的。最后,互联网企业挺进中小城市与农村市场,瞄准了农村青少年这一数量庞大的消费群体,自控能力比较弱的青少年中招也就在所难免了。

(摘编自《抵御网瘾,重塑农村青少年的精神世界》)

材料四:

为了解决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问题,近年来,国家多次出台规定,重拳整治网络空间秩序、规范青少年网络使用。但就目前来看,面对屡见不鲜的诱导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不断发展的互联网产品形态,监管的提升仍然有较大空间。当然,解决青少年网络成瘾这个难题,需要多方发力、齐抓共管。对于互联网企业来说,当务之急是要把防沉迷措施建立起来,把社会责任落实到位。另一方面,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家庭和学校的教育引导不能缺席,强制命令、一味禁止容易激发逆反心理,关键是帮助孩子做到健康上网、正确用网。 (摘编自《预防青少年网络沉迷刻不容缓》)

13..结合材料,分析青少年"网络成瘾综合征"的危害。(3分))

青少年"网络成瘾综合征"的直接表现就是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弱,学习成绩下降;青少年过度地沉溺于网络中虚拟的角色,缺少现实社会中以教师、家长为核心的人际关系对他们行为的监督,易导致角色混乱,道德感弱化,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青少年长久沉迷于网络,容易对真实生活中的人和事缺少兴趣,情感淡漠,和亲人、朋友之间的交往减少,将自己封闭起来。同时,也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14.下列对材料中"网络成瘾综合征"的相关理解和推断,正确的一项是(B)(3分)

A."网络成瘾综合征"已日益成为困扰学校、家庭和社会,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疑难杂症,成了世界性的难题,患者无法彻底根治。

B.调查显示,从年龄阶段来看,我国13~17岁的青少年患网瘾的比例最高,随着年龄增长,患网瘾人数的比例呈下降趋势;从职业分布来看,初中生、失业或无固定职业者、职高生患网瘾的比例最高;从成因分析来看,满足感缺失、自控能力弱、过于清闲是主因。

C."网络成瘾综合征"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颈椎病、失眠、自闭症等都是由"网络成瘾综合征"引起的。

D.要解决我国农村网瘾泛滥的问题,需要政府、互联网企业、学校、家庭等多方发力、齐抓共管。当前尤其需要加大监管力度,建立防沉迷措施,切实提高老年实际监护人的素质。

15.现在部分互联网企业只顾赚钱,缺乏社会责任感,请你联系实际对其提两条合理的建议。(2分))

①设置身份认证,限制上网时间;②游戏分级,禁止未成年人玩某些游戏。

(四)古诗阅读4分)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6--17题。(4分)

木芙蓉 窗前木芙蓉

[宋]吕本中 [宋]范成大

小池南畔木芙蓉, 雨后霜前着意红。 辛苦孤花破小寒 , 花心应似客心酸

犹胜无言旧桃李, 一生开落任东。 更凭青女留连得, 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释】《木芙蓉:木本植物,秋天开各色大花,甚为艳丽。还有别名拒霜。②更凭:哪怕,就算是。③青女: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④愁红怨绿:花叶残败的样子。

16.《木芙蓉》中的"雨后霜前着意红"和《窗前木芙蓉》中的"辛苦孤花破小寒"这两句,均采用拟人修辞,来表现木芙蓉不畏寒冷、努力绽放的情景。(2分)

17.两首诗写木芙蓉,都运用对比手法来表达情感,请选其中一首作具体分析。(2分)

《木芙蓉》中诗人把木芙蓉与桃李进行对比,抒发自己也要像木芙蓉那样,不管环境有多恶劣,有多艰难,也依然从容镇定,坚持走自己的路的情感。《窗前木芙蓉》诗人把木芙蓉不怕寒霜、傲然怒放的样子和一般的花纤弱、动不动就"愁红怨绿"的可怜样子进行对比。

(五)古文阅读(17分)

备考过程中,张老师推荐了表格整理、旁批和"求同思异"的学习方法。小温与小瓯打算运用这些方法阅读苏轼的文章。

批注1:不着"月"字,而以"积水,水"为喻,写出月光的澄澈,描绘了月色充盈庭院的空灵之景。【甲】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

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

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___ ▲________。

【乙】游白水书付过

批注2:以"珠璧"为喻,写出了月色的皎洁,描绘了圆月映江的静谧之景。绍圣元年①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②游白水③佛迹院,浴于汤池,

热甚,其源殆④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

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

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俛仰,

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⑤,复与过饮酒,

食余甘⑥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东坡翁。(选自《东坡志林》卷一)

【注释】①绍圣元年:当年六月,五十八岁的苏轼以宁远军团练副使的虚衔被贬惠州。②幼子过:苏轼的第三子苏过。③白水:山名。④殆:大概,差不多。⑤二鼓:二更,大约晚上十点多。⑥余甘:橄榄的别称。

18、请你运用所学,帮助他们完成诗文整理。(6分)

19、将批注1补充完整,并以此为参照完成批注2。(3分)

20、小温与小瓯用"求同思异"法来阅读【甲】【乙】两文,请将他们的对话补充完整。(8分)

小温:这两篇文章有许多相同之处。它们都是游记小品文,【甲】文写的是苏轼与张怀民夜游承天寺,【乙】文写的是苏轼与小儿子苏过同游白水山

小瓯:【甲】文中"亦未寝"的"寝"可以理解为"睡觉",【乙】文中的""字

也是此义。

小温:我发现【甲】【乙】两文在写法上也有相同点,运用了景物描写、在写景中运用了比喻、在叙事中抒发情感、运用了想象、寄情于景(2分,答出任意一点写法,合理即可);

小瓯:不过,【甲】文"欣然起行"与【乙】文"顾影颓然"所流露出的情感是不同的:"欣然起行"流露出苏轼看到"月色入户"的欣喜(2分,表达不完整酌情扣分。);"顾影颓然"流露出苏轼年近花甲却被贬惠州的凄凉孤寂(2分,表达不完整酌情扣分。)

三、写作(50分)

人生,就是不断地前行。"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以阅读的姿态前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以自信的姿态前行;"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以奉献的姿态前行……

请以"以的姿态前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内容自选,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书写要求正确、规范、美观。

6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