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白水记翻译全文,游白水书文言文翻译及原文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2-06 00:19:58

祝允明《东坡记游卷》为纸本,纵13.4厘米,横269.6厘米,款署“癸酉八月十二日步月宿东禅寺书此,枝山祝允明”。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祝枝山学习楷书,师从赵孟、褚遂良等人,后又取法欧阳询和虞世南上追至魏晋。他的楷书工整严谨,取多家之所长集于一身,功力非常的深厚。难能可贵的是,祝枝山能不受唐楷法度的约束,在楷书中体现出一种灵动古朴的气息,品读起来别有一番风味。这一特点,在这篇楷书《东坡记游卷》中有很好的体现,字里行间颇有钟繇的古意,淡淡的,看一眼就喜欢。

从中就可以清晰的看到,祝枝山的用笔精到温润,有点类似赵子昂的楷书风格。不过从结体以及整体气韵上来讲的话,祝枝山的楷书结体更富古意,一派天真烂漫,和赵子昂相比还是有很明显的区别的。另外从用墨上讲,不知道是因为时间的原因还是本来就是这种面貌,那种淡淡的气韵,清新而又典雅,总能给观者一种无穷的回味。

古道甄选

【原文】

《东坡记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游沙湖》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

《游白水书付过》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中流,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馀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

《自记庐山诗》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平日所未见,殆应接不暇,遂发意不欲作诗。已而见山中僧俗皆云:“苏子瞻来矣!”不觉作一绝云:“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既而哂前言之谬,复作两绝句云:“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又云:“自昔忆清赏,神游杳霭间。如今不是梦,真个在庐山。”是日,有以陈令举《庐山记》见寄者,且行且读,见其中有云徐凝、李白之诗,不觉失笑。开先寺主求诗,为作一绝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往来山南北十余日,以为胜绝,不可胜谈,择其尤者,莫如漱玉亭、三峡桥,故作二诗。最后与总老同游西林,又作一绝云:“横看成岭侧成峰,到处看山了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之诗,尽于此矣。

::解衣(jiě yī)脱衣;

::(xìng)荇菜,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略呈圆形,浮在水面,根生在水底,花黄色,茎可供食用,全草入药;

::蕲水(qí shuǐ)黄冈境内五水(古称西阳五水)之一,又称蕲河;

::(zhuì)用绳子拴住人或物从上往下送;

::(tài)洗涤;清洗;

::(jū)用手捧;

::偃蹇(yǎn jiǎn)骄横;傲慢;盛气凌人;

::杳霭(yǎo ǎi)茂盛;

::(pú)指自己(多用于书信);

释文 · 欢迎纠正

《东坡记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想到没有人可以和我一起分享这种乐趣,于是我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便一起在庭院里散步。庭院下的月光像一潭清水,空明澄澈,水中的水藻、荇菜交横错杂,原来是月光下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哪个夜晚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游沙湖》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黄州东南三十里有个乡镇叫沙湖,又叫螺蛳店。我在那里买了块田,前往察看田地,得了病。听说有个麻桥人庞安常的医术很好但没有耳朵,我前往他那里,请他治病。安常虽然耳朵聋了,但颖悟超过一般人,用纸写字,写不了几个,就能深切地懂得我的心意。我对他说:“我把手当作嘴,你把眼睛当作耳朵,我们两个都是当代的怪人。

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

”病好之后,我同他一同去游览清泉寺。寺庙在蕲水县城外两里多路,庙里有王羲之的洗笔泉,水很甘美,下方靠近兰溪,溪水倒流。我作了首歌,歌中说:“山下兰草的嫩芽泡在溪水中,松林间的沙路干净得没有泥,傍晚的细雨中传来布谷鸟的啼叫声。谁说人老了不能再变少?看那倒流的兰溪水多么向西流!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这一天我们开怀畅饮后才回去。

《游白水书付过》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喜可畏。水崖有巨人迹数十,所谓佛迹也。

绍圣元年十月十二日,我与小儿子苏过游白水佛迹院。我们沐浴在温泉里,温泉热得像煮熟了东西一样。我们沿着山向东走,稍微向北拐,有飞流直下近千尺的悬水。山势曲折,每当到转弯处就会出现潭,潭最深处用绳子系石坠下去五丈,还到不了底。瀑布冲入激荡,发出迅雷般的声音;溅起的水面比喷水池还高,令人惊异畏惧。山崖上有几十个巨人般的脚印,这就是所说的佛的痕迹吧。

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馀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甚寐。书以付过。

傍晚回去时我们顺来路倒着走,在临近观山时欣赏野火,又在上面俯视山下面燃烧的余烬。度过几个山谷,到了江边,月亮出来了。我们击桨中流,欢快地扳着手指数月影。回到家已经是二更时分,我与苏过再次饮酒,吃着刚煮好的苦笋、梨子和野猪肉。看到自己的身影倒在地上,不能再入睡。于是写了这些文字交给苏过。

《自记庐山诗》仆初入庐山,山谷奇秀,平日所未见,殆应接不暇,遂发意不欲作诗。已而见山中僧俗皆云:“苏子瞻来矣!”不觉作一绝云:“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既而哂前言之谬,复作两绝句云:“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又云:“自昔忆清赏,神游杳霭间。如今不是梦,真个在庐山。”

我刚入庐山,被山谷的奇异和秀丽所震撼,平日里所未见的美景,此刻皆在眼前,于是我有了不想作诗的念头。后来看到山中的僧侣和百姓都说:“苏子瞻来了!”不知不觉中我写了一首绝句:“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之后我又嘲笑自己前言的荒谬,于是又写了两首绝句:“青山若无素,偃蹇不相亲。要识庐山面,他年是故人。”“自昔忆清赏,神游杳霭间。如今不是梦,真个在庐山。”

是日,有以陈令举《庐山记》见寄者,且行且读,见其中有云徐凝、李白之诗,不觉失笑。开先寺主求诗,为作一绝云:“帝遣银河一派垂,古来惟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多少,不与徐凝洗恶诗。”往来山南北十余日,以为胜绝,不可胜谈,择其尤者,莫如漱玉亭、三峡桥,故作二诗。最后与总老同游西林,又作一绝云:“横看成岭侧成峰,到处看山了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仆庐山之诗,尽于此矣。

在那天,有人寄给我陈令举写的《庐山记》,我一边走一边读,看到其中提到徐凝和李白的诗,我不禁笑出声来。开先寺的主持向我求诗,我于是写了一首绝句:“皇帝派银河一派垂下,自古以来只有谪仙词。飞流溅沫知道多少,不与徐凝洗掉坏诗。”我在山南北往来十多天,认为景色美极了,无法详细描述,选择其中最好的,不如漱玉亭、三峡桥,所以写了这两首诗。最后我与总老一起游西林,又写了一首绝句:“横看成岭侧成峰,到处看山了不相同。不知道庐山的真面目,只因为身在这座山中。”我关于庐山的诗,到此为止了。

古道甄选

祝允明《东坡记游》

高清附释文

游白水记翻译全文,游白水书文言文翻译及原文(1)

【1】《东坡记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

游白水记翻译全文,游白水书文言文翻译及原文(2)

【2】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

游白水记翻译全文,游白水书文言文翻译及原文(3)

【3】人者耳。《游沙湖》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

游白水记翻译全文,游白水书文言文翻译及原文(4)

首页 12345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