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子的古代含义,古代质子啥意思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2-11 02:55:03

那么,赵太后这样做是不是“缓兵之计”呢?交换质子的行为是否延缓了秦赵之间的决战呢?从赵国的角度讲,表面上好像是延缓了“长平之战”的时间,仿佛是延缓了赵国的灭亡。但是,只要结合其他史料,就会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史记·平原君列传》所记载,长平之战是赵国高层尤其是平原君“利令智昏”,政治误判导致的,是一场本可以避免、完全不必要、时间地点均不合适的战争。这场战争起因实际上是赵国吞并了秦国苦心攻打的上党地区,等于是赵国变相挑起了长平之战。如果不是赵国高层对上党地区的极度贪婪,赵国完全可以更有利、更有效地与秦国决战,且决战地点必然不会是长平,是赵国高层对战略、地形、战术的误判葬送了赵国。

所以,此时的赵太后以长安君为质子,根本谈不上什么“缓兵之计”。因为长平之战是赵国变相挑起的,并非秦国主动进攻赵国,而是赵国派兵远征一块即将属于秦国的土地。也就是说,交换质子这件事,和长平之战的发生时间没有任何关系。无论是从逻辑上,还是从政治上,一个质子都根本影响不了两个国家之间的生死决战,“缓兵之计”的假说,根本无处安放。

如果结合秦昭王这位争议巨大的秦王一贯的政治作风来讨论,那么便能窥探出《触龙说赵太后》一文背后的真相。秦武王扛鼎而死之后,秦昭王在兄弟相残中成为胜者而继位,成为秦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王。秦昭王经历了赵武灵王、赵惠文王、赵孝成王三个时代,也被《战国策》《史记》等史书中记载为一个类似“反派”的角色。

质子的古代含义,古代质子啥意思(5)

赵武灵王

秦昭王和赵武灵王并存的时期,秦国是无力与赵国对抗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进行改革,使得赵国国力大幅上升。此时的秦昭王和宣太后(芈月)都不敢对赵国发动战争,也不敢对其挑衅。然而,沙丘宫变之后,赵惠文王*父诛兄继位,内乱中赵国损失了很多精兵良将,形势逐渐改变。

秦昭王与赵惠文王之间,发生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等经典故事。这一系列事件表面上都说明了赵国名臣强将上下一心,美化了赵国,将赵惠文王放在一个知人善用的“明君”的位置上。但是,如果对比赵武灵王时期,秦昭王、宣太后低头默默发展的样子,就可以知道,秦昭王此时已经不是那么害怕赵惠文王时期的赵国了。

此时的秦国实力还是略低于赵国的,但却敢不断挑衅赵国,秦昭王如此嚣张的原因并非是实力,而是政治意志。无论是索要和氏璧,还是要求赵惠文王敬酒,都是政治意志的测试题——秦昭王想知道,这个*父继位的赵惠文王,是否超过了赵武灵王,到底有没有其父亲那样的战斗意志和改革勇气呢?显然,赵惠文王对外不敢对秦作战,而是依靠文官个人能力、带着和氏璧涉险;对内依靠臣子个人魅力化解内政矛盾,赵惠文王显然没有他老子那么可怕。

所以,如果以这样的思路来看《触龙说赵太后》,就会发现事件背后隐藏的真相——赵孝成王的政治意志,连赵惠文王都比不上!坐拥赵奢、廉颇、蔺相如、平原君这样的名臣,手握战国当时规模最大的正规军,全都发挥不了作用,居然低声下气到了要主动交出质子“止战”的程度,并且谁都知道质子根本没有实际作用,这样真的可以说是“龙生猪,猪生鼠”了。

质子的古代含义,古代质子啥意思(6)

也就是说,在秦昭王看来,所谓的“质子”,根本不是政治筹码,也根本和军事没有任何关系。这纯粹是秦昭王给赵国高层出的一道政治意志测试题,就跟和氏璧、渑池敬酒是一个道理,不过是想看看新晋赵王的水平而已。然而,赵孝成王和赵太后在此事上的妥协态度,恐怕令秦昭王也大为震惊——本来秦昭王也许期望着一个零分答卷,结果赵国交出了负分答卷——站在秦昭王的角度,真是要笑掉大牙了。

3、王储历练

在诸国的质子当中,还有一种特殊的存在,也就是太子派去他国历练,为之后回国继位做准备。这里说的并不是叛逃回国的楚考烈王或者是“奇货可居”的秦庄襄王(异人),而是类似于秦国悼太子这样的质子。

在前273年华阳之战中,魏国被秦国打得一败涂地,此后魏国政治上也彻底倒向秦国,摆出了一副“为虎作伥”的政治态度。秦国魏国结盟之后,为了表现出信任,秦昭王将秦国太子派往魏国作为“质子”。这位太子是秦昭王长子,也是秦昭王最爱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悼太子。这期间,秦国还曾攻打魏国,夺得两座城。但魏王对悼太子非常优待,奉为上宾,并且令魏国信陵君全权负责悼太子的饮食起居,对其好生伺候。悼太子在魏国,比一些魏国王公贵族的地位都高、待遇更好。

质子的古代含义,古代质子啥意思(7)

看起来有点奇怪,为什么信陵君这样一代名臣,要对一个敌国太子低声下气呢?这是因为魏国对秦国近乎谄媚的国策,而悼太子是秦国王位第一顺序继承人,不出意外就是未来的秦王魏国此时应该早已看出秦国必然是将来的战国霸主,因此要拉近和秦国的关系,拍悼太子的马屁,就是拍秦昭王的马屁,是能够让魏国搭上秦国变强的顺风车,从秦国的劫掠战争当中分一杯羹的。所以,魏国高层做出厚待悼太子的举动,也就不足为奇。

讽刺的是,悼太子在信陵君的精心照顾下,却在某次活动中意外受伤,最终伤重不治而死。秦昭王伤心不已,并且对魏王大失所望。魏王见自己的国家战略不仅没有成功,反而因此得罪了秦国,便对信陵君疏远猜忌,使得信陵君在“窃符救赵”之后,再也没能返回魏国。

奇妙的是,如果没有信陵君的失误,悼太子就会取代安国君成为秦王。那样的话,异人就不可能在吕不韦的帮助下成为秦王,嬴政就成不了秦始皇,也不可能建立大一统的中国。所以,在某种意义上,信陵君对一个质子的拍马屁行为,彻底改变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

质子的古代含义,古代质子啥意思(8)

上一页123下一页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