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蕉林、野芭蕉、芭蕉芯、芭蕉根,这对现代人来说,当然是闻所未闻的字眼,即使对我们50、60后这一代人,也已经是相当遥远的记忆了。
在儿时,寻找野蕉林,对经常上山摘野果的我们来说,应该是小菜一碟。在深山老林中,只要找到气候温暖,土地肥沃,从山顶上有溪水直流下来的山谷,湿润半荫的幽谷两边,一般都会长有连片的野蕉林。
初进野蕉林,是在浪水的深山峡谷中,几乎可以用“刘姥姥初进大观园”来形容我们当时的感受。最让我们目瞪口呆的不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野蕉林海,也不是它高耸的茎杆和宽大的叶子,而是挂在树上那一串串青青黄黄的芭蕉!一串串结实饱满的芭蕉垂在半空中,散发出阵阵诱人的香味。
这是野芭蕉,没有主人的野果,可以随意采摘的鲜果!当年在圩镇上,那可是舍不得花钱去买的美食美味。
人矮小够不到半空中的果实,这也难不倒当地的小伙伴,他们拿起砍柴刀,几刀就把高大的芭蕉树砍倒,看着一大串胖乎乎的野蕉,你可以选择最熟的那个摘下来,剥开芭蕉皮,露出清香扑鼻的果肉,猛咬一口,才嚼一下,就楞住了,没有想像中的那种香甜软糯顺滑,有的是满嘴的硬核。
原来野芭蕉从外表看和香蕉一样丰满,但里面的果肉很少,几乎百分之七八十都是黑色的硬核,根本无法食用。即使你有耐心把硬核全挑出来,剩下不多的那点果肉也是涩味满嘴,很难下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