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是中国的秋分节气。秋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公历9月22日——24日。
秋分与春分一样,都是古人最早确立的节气。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那么,“候”是什么意思呢?“一候”又是多少天呢?
“候”其实是古代气候学上的一种基本时间单位,也是二十四节气中最小的时间单位。在二十四节气中,“五天为一候,三候为一气”,一候是五天,3个“一候”恰好是15天,正好等于一个节气的长度。正因为如此,一个节气才被称为“三候”。因此,就会有立春三候、芒种三候、立秋三候、秋分三候等不同的说法。由于一个节气有三候,所以,一年二十四节气就有72候,而且各候均与一物候现象相对应。
现在咱们继续谈谈秋分三候:“一候雷始收声;二候蛰虫坯户;三候水始涸”。
一候雷始收声。鲍氏曰:“雷,二月阳中发声,八月阴中收声,入地则万物随入也。”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因此,雷声不但是暑气的终结,也是秋寒的开始,更是万物开始衰败的征兆,天气也逐渐阴冷寒凉。
二候蛰虫坯户。《礼记》注曰:“坯,益其蛰穴之户,使通明处稍小,至寒甚,乃墐塞之也。”“坯”字是细土的意思,意思是说由于天气变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入穴中,并且用细土将洞口封起来以防寒气侵入。
三候水始涸。《礼记》注曰:“水本气之所为”,春夏气至,故长,秋冬气返,故涸也。“水始涸”是说此时降雨量开始减少,由于天气干燥,水汽蒸发快,所以湖泊与河流中的水量变少,一些沼泽及水洼处便处于干涸之中。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