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冬藏
“秋收冬藏”出自《史记.太史公自序》,原本意思是秋天收割谷物,冬天贮藏粮食。我们中医所讲的秋收冬藏是指:秋季容易使人感到压抑,需要收敛情绪,保持心境平和、乐观淡然;冬季则应养精蓄锐、修生养息。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在秋冬季节运用食药同源的方法来培本固元,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尤其是“参”,在日本、韩国,包括北美、欧洲,都是非常常用的秋冬季节养生保健药。今天我们就来浅聊常用于进补的人参、党参、西洋参有什么不一样,方便对照看看您适合哪种。
· 人参 ·
人参是驰名中外、老幼皆知的名贵药材,称为“百草之王”,由于根部肥大,形若纺锤,常有分叉,全貌颇似人的头、手、足和四肢,故而称为人参。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益智。
禁忌:反藜芦,畏五灵脂,恶莱菔子、皂荚,均忌同用。
人参主要分类为:白参、红参。
在人参加工的产品中,除红参以外的各种加工品,如生晒参、白糖参、白干参等,一般统称为白参。
主要作用特点为:
大补元气:适于元气虚脱。
补脾益肺:可治脾,肺气虚。
生津止渴:用于津伤口渴,消渴。
白参性凉,禀性醇正,无刚烈气象,是以补气滋养阴津,尤其独步。⚠️若阴虚之体,相火易升,则宜用白参,不宜用红参。
“人参生用气凉、味苦而补阴。”
——《月池人参传》
红参是人参的熟制品,气微香而特异,味甘、微苦,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益气摄血功效。其药性更温,具有火大、劲足、功效强的特点,更长于大补元气、回阳救逆。
从保健强身角度来说,红参则是气血不足且偏阳虚者的补益佳品,凡出现经常怕冷、手脚不暖、眩晕倦怠、四肢乏力、易疲劳、气短喘促、时感胃中寒冷、长期腹泻、失眠多梦、阳痿尿频等表现,可酌情选用红参进补。
特别提示
✅1.“身体不虚”的人不适合用红参。很多人自觉疲乏,就认为身体虚了要进补,事实上相当一部分人存在营养过剩的情况并不适宜乱吃补品,特别是红参这样的大补之品。
✅2.“阴虚易上火”的人不适合用红参。红参偏温,有牙龈红肿、口干咽燥、易流鼻血等症状的人不宜使用红参,若需使用也应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应用。
西洋参
西洋参是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味苦、微甘,性凉,入心、肺、肾三经,具有滋阴补气、生津止渴、除烦躁、清虚火、扶正气、抗疲劳的功效。
西洋参最大的优点是补气养阴、润养五脏,无温燥上火之弊端,故又称为“清凉参”、“无火参”。
西洋参不是人参,二者虽然外形比较类似,但作为中药使用来讲,是有很大区别的。简单来说,西洋参与人参的功效上的区别在于,人参补气,偏于助阳;西洋参补气,偏于养阴。
西洋参味甘偏凉,甘者令人中满腹胀,不可盲目、过量服用。尤其是体质偏寒者,如有阳虚、寒湿、外感诸证,感冒恶寒、痰湿内盛咯痰多、胃脘冷痛、腹胀腹泻等,不易服用。西洋参亦不与藜芦、萝卜等同用。
党参
党参性甘、平,归脾、肺经,有健脾益肺、养血生津的功效。用于脾肺气虚,食少倦怠,咳嗽虚喘,气血不足,面色萎黄,心悸气短,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其补气之力逊于人参,更多用于脾肺气虚之轻症,价格低廉,又兼生津养血之效,是最常用的一种补气药,也常用于制作药膳。
特别提示
党参虽然性平,不燥不腻,但其甘补,若有实热之证不宜服用,若需使用也应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辨证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