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珍珠煮了有点酸,煮珍珠为什么会有酸味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2-14 03:55:37

为什么珍珠煮了有点酸,煮珍珠为什么会有酸味(1)

朱元璋在当了明朝的开国皇帝后,每天的山珍海味、美酒佳肴,让他感到很腻味。有一次他回想起当年当和尚时,云游病倒在破庙,肚饥口干,一位讨饭婆子给他喝了一种珍珠翡翠白玉汤,鲜美无比。现在他多想再尝尝那个味道啊!

于是,朱元璋传旨找来当年做汤的讨饭婆子,照当年老样子用剩饭、剩菜、黑锅巴、白菜帮煮了一碗汤。朱元璋一看,竟是残美剩饭,正要发作,但觉得毕竟是按自己的命令做的,怎能发火?就音了一匙倒进嘴里,咸、酸、苦、辣、焦、糊、臭、臭样样味道都有,就是没有香和鲜。但为了顾全面子,他只得强忍着喝了下去,然后,佯装笑脸说:“真是珍珠翡翠白玉汤,好喝!好喝!”

朱元璋当年沦落他乡,饥渴交加,一碗残羹剩饭对他来说也是美味,以致终生不忘。当了皇帝以后,天天吃山珍海味,味觉已经逐渐适应,所以觉着乏味。这种现象是典型的心理学上的感觉适应。在同一刺激物对感觉器官的持续作用下,感官的感受性会发生变化。常见的感觉适应有味觉适应、嗅觉适应、视觉适应、听觉适应等。生活中,味觉的适应现象很常见。皇帝吃山珍海味不觉得香,同老病号不觉得药汤子苦、小孩子不觉得糖甜一样,是一种味觉适应现象。

生活中,你可能会有这样的感受,去别人家中,你可能觉得他家有一种特殊的气味,于是,你问主人:你们家怎么有一种××味?主人可能会有些惊讶,因为他并没有注意到家里有一股××味,这是由于他在自己家里待久了,对其中的气味已经习惯了,所以就闻不出来了。这就是嗅觉的适应。古人说的:“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就是这个道理。

人们对各种感觉的适应速度和程度是不一样的。视觉的适应可分为暗适应和光适应。从明亮的阳光下进入已灭灯的电影院时,开始什么也看不清楚,隔了一段时间,就能分辨出物体的轮廓来了。这种现象叫暗适应。暗适应是环境刺激由强向弱过渡时,由于一系列相同的虽光刺激,导致对后续的弱光刺激感受性的不断提高:开始的5~7分钟,感受性提高得很快,经过1小时后,相对感受性可提高20万倍。当从黑暗的电影院走到外面的阳光下,开始会感到耀眼发眩,什么都看不清楚,但是过了几秒钟,就能看清楚周围的事物了。这种现象叫光适应。

光适应是环境刺激由弱向强过渡时,由于一系列的强光刺激,导致对后续的强光刺激感受性的迅速降低。与视觉的适应比较,听觉的适应就不很明显。除非用较强的连续的声音才会引起听觉适应,像工厂高音调的机器声,持续作用于人,就会引起听觉感受性降低的适应现象,甚至出现听觉感受性的明显丧失。触压觉的适应则很明显。我们安静地坐着时,几乎感觉不到衣服的接触和压力。经常看到有些老年人把眼镜移到自己的额头上却到处寻找他的眼镜。实验证明,只要经过三秒钟左右,触压觉的感受性就下降到约为原始值的25%。温度觉的适应也很明显。例如,当我们游泳的时候,刚下水时觉得水很冷,经过三四分钟后,就不再觉得水冷了。相反,我们在热水中洗澡的时候,开初觉得水很热,但经过三四分钟后,就觉得澡盆中的水不那么热了。

但是,人们对于特别冷或特别热的刺激比较敏感,一般不会形成感觉适应。痛觉的适应是很难发生的,即使有,也非常微弱。只要注意力一集中到痛处,你马上就会感到疼痛。正因为痛觉很难适应,它才成为伤害性刺激的信号并具有生物学的意义。而嗅觉的适应速度,以刺激的性质为转移。一般的气味经过1~2分钟即可适应,强烈的气味则要经过10多分钟,特别强烈的气味(带有痛刺激的气味),令人厌恶,难以适应甚至完全不能适应。嗅觉的适应带有选择性,即对某种气味适应后,并不影响对其他气味的感受性。味觉的适应一般表现为味觉感受性的降低,完全的味觉适应则表现为味觉的消失。味觉的适应速度与物质的浓度成正比,浓度越低适应越快。味觉有交叉适应现象,即对一种物质的适应会影响对其他类物质的适应。一般说来,味觉适应比较明显,但不同物质的适应时间和恢复速度是不同的。如对蔗糖的适应和恢复较慢,对食盐的适应和恢复较快。

感觉适应能力是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它对于我们感知外界事物、调节自己的行为,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夜晚的星光下和白天的阳光下,亮度相差达百万倍,如果没有适应能力,人就不能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精细地感知外界事物,正确地调节自己的行动。

研究适应现象对生产实践也有重要意义。比如,在交通运输业中,夜晚驾驶室的照明与外界亮度的差异的处理,就应考虑视觉的适应问题。还有,如果教室采光条件差,学生进入教室后就要用较长的时间适应暗光,这样既有损学生的视力,也会影响教学效果。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