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公众号五熊时空隧道,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大家好,我是五熊张师傅,开讲张师傅说史。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八月,朱棣猝死于征漠北途中,那个当了九年的燕王世子,二十多年的太子的大胖子终于接过了大明王朝的第一把交椅,颤抖的坐上了九五之尊。
正常的王朝传到第三代,皇子养在深宫,自小学习儒家经典四书五经。未来要么是个败家的王爷,或者是个平庸的太子。然而,朱棣却经过靖难夺得皇位,也导致了他的三个儿子出现的差异。长子朱高炽身体肥胖,体弱多病,并不合适作战,三子朱高燧相对年轻,而次子朱高煦正值壮年,作战勇敢,武艺高强,颇有朱棣之风。在靖难之役中,朱高煦发挥关键作用,多次救下朱棣。朱棣对朱高煦格外宠爱。靖难期间,就留下了著名的“勉之,世子多疾”。这就话已经很明确了你大哥身体不好,老二你要努力,你大哥的位置可能就是你的。
朱棣废立太子之路到底有多难。首先从父子二人的性格可以看出,朱棣作为一个雄才大略的皇帝,从小骁勇善战,尚武,然而朱高炽生性端庄沉静,言行适度,喜好读书。加上之前文诺的侄子朱允炆的下场,站在朱棣的角度讲是不愿意给帝国交给朱高炽的,如果说世袭燕王,朱棣绝对没有任何想法的,恰是整个帝国,朱棣是很希望给给和他相似的朱高煦,而他生性狡黠、狠愎,深受朱棣宠爱。朱棣觉得朱高煦能够压得住一帮文酸秀才。
那么是挡住朱棣废太子的原因是什么呢?嫡长子继承制。明朝作为汉族建立的王朝,贯彻如一的就是祖宗家法,那千百年留下来的祖制。历代汉族统治的王朝,血淋淋的史书告诫帝王,嫡长子继承不可动摇,这一项制度轻则动摇帝国根基,重则灰飞烟灭。不管是秦朝二世而亡,还是隋朝炀帝覆灭,都和废长立幼,违背祖制有着直接的关系。都知道朱棣的皇位是篡夺的,这种行为是违背正统的,帝王的传承实际上更需要坚定地支持嫡长子。永乐朝如果不执行嫡长子继承制,给帝国的打击我相信是致命的。在没有确切的办法解决皇位继承的问题前,立朱高炽为太子是最为稳妥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