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死前为什么不传位皇帝,朱棣到底传位给谁真实历史

首页 > 经验 > 作者:YD1662024-02-14 06:40:57

向敬之

1

《大明风华》热播,剧情重点反映永宣盛世的悲欢离合,尤其对朱棣临终一幕的设计,看似惊心动魄,其实颠覆历史。

剧中设计,朱棣第五次北征失利,病倒移驾榆木川,临终前夕,召来内阁首辅杨士奇,意欲改变初衷,传位汉王朱高煦。

剧中的朱棣考虑,太子朱高炽已病入膏肓,不能立这个活死人承袭大统,认为他做不了事就做不了皇帝。他属意的太孙朱瞻基,虽然年轻有为,但经验不足,不是老二汉王朱高煦与老三赵王朱高燧的对手。


朱棣死前为什么不传位皇帝,朱棣到底传位给谁真实历史(1)

王学圻饰朱棣

因为号称六十万大军的永乐军团,能征惯战的老二、老三是绝对的主力。

然而,这些只是大胆的虚构,史料未载此事。电视剧的设计,铺设了朱高煦与朱高燧掌握重兵的前提,打了四年内战才登上皇位的朱棣,是血海中崛起的天子,他不想子孙重演靖难一役的悲剧。

结果,朱瞻基利用扈驾便利,伙同杨士奇、樊忠、于谦,干了一件貌似悖逆的大事。

2

易储为动国本,是国家大事,而且会坏传位规矩,不利于大明王朝的江山永固。

虽然明朝十六帝,大多不是嫡长即位。但是,太祖开国伊始,就以嫡出的皇长子朱标为储君。储君英年早逝,朱元璋曾考虑过改立英武的皇四子朱棣,却被坚守儒家继承宗法制的翰林学士刘三吾打破。于是,朱元璋以朱标次子朱允炆(嫡长子早逝,朱允炆生母为继立太子妃,故朱允炆也就成为了新的嫡长子)为皇太孙。

朱允炆即位,是为建文帝。却因靖难一役,失落大位。

朱棣登基,也曾在已有嫡长子为太祖指定燕王继承人的情势下,考虑过改立嫡次子,却最终又被拥护儒家宗法制的大学士解缙等打破,还是确定继承太祖的嫡长子皇位继承制。

故而说,易储,断然不是朱棣临终一念之间所能决定的。这,牵动着整个朝局,受到了内阁与诸部院士大夫集团的集体掣肘。

朱棣于永乐二年立长子朱高炽为储君,九年立朱高炽长子朱瞻基为太孙,而且将汉王朱高煦强令就藩乐安州,察觉赵王朱高燧意图簒弑而将其严密监控。

永乐二十二年七月十八日,六十五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途中病逝。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金幼孜为了避免朱高煦、朱高燧趁机作乱,因此秘不发丧。时值盛夏酷暑,于是张辅和杨荣命人将军中的漆器融成一口大棺材,将朱棣的遗体装入棺材中,每日还是照例进餐、请安,只是皇帝的车帘再也没有掀开、皇帝也再没有说话,军中一切如常。

与此同时,由张辅等镇守大军,杨荣与少监海寿进京密报。留守京师的储君朱高炽得知后,立即派儿子朱瞻基出京迎丧。由于大臣们的精心安排,有惊无险,没有爆发什么叛乱,政权得以平稳过渡。

这才是真实的历史。

3

值得注意的是,电视剧与历史有很大的差距:

1.朱棣此次御驾北征,朱高煦被强制在乐安州藩地,朱高燧被监管在京城,朱瞻基也没有从征。

随驾统军的大将,为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武安侯郑亨、成山侯王通等,由他们掌管左右军。出征前,朱棣下令:以安远侯柳升、遂安伯陈英为中军;武安侯郑亨、保定侯孟瑛为左哨,阳武侯薛禄、新宁伯谭忠为右哨;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为左掖,成山侯王通、兴安伯徐亨为右掖;宁阳侯陈懋、忠勇王金忠为前锋,开始永乐最后一次北征。

2.此时的朱高炽,并没有病入膏肓。他即位后,还做了十个月皇帝,而且颇有建树,开启了历史上著名的“仁宣之治”。


朱棣死前为什么不传位皇帝,朱棣到底传位给谁真实历史(2)

梁冠华饰朱高炽

朱高炽掌权的次日,就释放了因反对永乐帝第三次远征蒙古而被囚禁的前户部尚书夏原吉。登基第一天,恢复夏原吉的户部尚书。随后,他两次恕免忠于建文帝而被永乐帝处死的齐泰、黄子澄等官员的家属;改组内阁,起用先帝贬黜的能臣进行集体领导;选用贤臣,任命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人辅政,处处以唐太宗为楷模,修明纲纪,爱民如子;广开言路,不包庇贵族及皇族违法;取消皇帝专享,推行公平购买制度;减免赋税,改贷为赈,减轻农民负担;在思想上,在京城思善门外建弘文馆,崇尚儒学,褒奖忠孝,推行王道;改良科举制度,顾及南北合理取士;取消宫刑,慎用株连,限制皇帝法外用刑等。

3.朱棣病逝,大营主事者为英国公张辅与文渊阁大学士杨荣、金幼孜。左春坊大学士兼翰林学士杨士奇留守京师,并未前往迎驾。张辅为永乐朝军事统帅,且有姐妹于永乐七年被册立为贵妃(即昭懿贵妃),且有一女(即张敬妃)嫁给了太子朱高炽。他自然会为女婿入承大统倾尽全力。

4.朱高煦之子朱瞻圻当时在京师,侦知永乐驾崩,密报朱高煦。朱高煦秘密派人至京城,图谋大事,被朱高炽察觉。于是朱高炽将其召回京师,赏赐两万石,其实就是不使其逃离视线。

5.剧中掌管御林禁卫的樊忠,是明朝人物。但他不是永乐年间的人,而最早出现在明英宗正统十四年的土木堡之变,为皇帝护卫将军。他最英雄的事情就是举锤击毙祸国太监王振,而最悲壮的事迹却是在掩护英宗撤退时被乱箭射死。此时,距离永乐二十二年,有二十五年。

6.剧中称朱棣此次北征一年有余,其实不然。朱棣第五次北征,始于永乐二十二年正月,他七月病逝,前后仅半年。而朱棣统兵出征,则是四月出行,三个月后病逝。此前第四次北征,于永乐二十一年十一月结束。

7.朱棣病逝在七月,虽在关外漠南蒙古地区,也不可能是大雪纷飞。

8.此次北征的对象,为蒙古鞑靼部首领阿鲁台。也先的祖父马哈木,是瓦剌的首领,但没有潜入明朝军营养过马。他于永乐七年被朱棣册封为顺宁王,七年后死于征讨蒙古大汗阿鲁台的战败。此时,瓦剌的首领为也先的父亲脱欢,他虽然只是表面上对明朝表示忠顺,而讨得了顺宁王的袭封,但还不敢公然挑战大明王朝。瓦剌挑战明朝,需要明正统年间。


朱棣死前为什么不传位皇帝,朱棣到底传位给谁真实历史(3)

俞灏明饰朱高煦与朱亚文饰朱瞻基

9.永乐十九年,于谦考中进士,进入仕途,在翰林院任职,并没有参加永乐的最后一次北征。

综上,可知编剧对这一段历史及人物关系,是不甚了解的。

他们甚至为了突出朱棣“误我事小,误国事大”的帝王心术,召来杨士奇承担书写易储遗诏的重任,殊不知杨士奇是强烈的反汉王领袖、忠诚的拥太子铁杆。

这,无疑是把最高机密当儿戏。

朱棣登基不久,建立内阁,杨士奇便在其中参预机务。朱棣每次北征,都是杨士奇辅佐太子留守京师,燮理政务。

朱高煦与朱高燧恃宠,离间太子,甚至赶走、害死了支持朱高炽的大学士解缙。杨士奇毫不畏惧,而是一再对朱棣说太子“殿下天资高,即有过必知,知必改,存心爱人,决不负陛下托”(《明史·杨士奇传》),使疑虑的朱棣龙颜大悦,深感欣慰。

永乐十二年、十八年,杨士奇两度被短暂下锦衣卫诏狱,都是因为涉及太子,一是袒护太子而因免责受集体攻击,一是辅佐太子失职而被朱棣惩处。杨士奇被释放后,仍不改初衷。

朱高煦夺储之念,一直存在,故而朱棣两次命他就藩都不赴任。朱棣耳闻其有觊觎之举,问吏部尚书蹇义。事关皇家骨肉亲情,解缙死于非命就是前车之鉴。蹇义装傻充愣,杨士奇果断谏言,最终使朱棣于永乐十四年下定决心,将朱高煦赶出京师就藩,并削除他两个护卫营。

正是因为杨士奇的忠诚,朱高炽即位后,将其升为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加少保、少傅,任内阁首辅。

栏目热文

文档排行

本站推荐

Copyright © 2018 - 2021 www.yd166.com., All Rights Reserved.